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被引:21
作者
曾忠诚 [1 ]
刘德民 [1 ]
泽仁扎西 [2 ]
尼玛次仁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二队
关键词
西藏冈底斯带; 叶巴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环境;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3.008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火山岩为一套岩性连续分布的钙碱性火山岩,其中基性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流体的交代作用,中酸性火山岩则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叶巴组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其动力来源应为新特提斯洋向北的俯冲消减。叶巴组发育的岛弧地区是形成具重要经济价值的VMS矿床的最佳地域。叶巴组火山岩的研究对早、中侏罗世的生物事件、气候变化以及海退或海侵事件也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构造环境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王立全 ;
莫宣学 ;
赵志丹 ;
周长勇 ;
廖忠礼 ;
董国臣 ;
袁四化 .
地质通报, 2008, (04) :458-468
[2]   西藏驱龙铜矿西部斑岩与成矿关系的厘定:对矿床未来勘探方向的重要启示 [J].
杨志明 ;
侯增谦 ;
夏代详 ;
宋玉财 ;
李政 .
矿床地质, 2008, (01) :28-36
[3]   冈底斯南缘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新特提斯洋早侏罗世俯冲作用的证据 [J].
张宏飞 ;
徐旺春 ;
郭建秋 ;
宗克清 ;
蔡宏明 ;
袁洪林 .
岩石学报, 2007, (06) :1347-1353
[4]   藏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与下伏地层沉积间断的确立及意义 [J].
付修根 ;
王剑 ;
汪正江 ;
陈文西 .
地质论评, 2007, (03) :329-336+435
[5]   从特提斯到青藏高原形成:构造-岩浆事件的约束 [J].
莫宣学 ;
潘桂棠 .
地学前缘, 2006, (06) :43-51
[6]   西藏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及晚三叠世生物绝灭事件研究 [J].
阴家润 ;
蔡华伟 ;
周志广 ;
张翼翼 ;
段翔 ;
谢尧武 .
地学前缘, 2006, (04) :244-254
[7]   西藏冈底斯带叶巴组火山岩同位素地质年代 [J].
耿全如 ;
潘桂棠 ;
王立全 ;
朱弟成 ;
廖忠礼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1) :1-7
[8]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J].
潘桂棠 ;
莫宣学 ;
侯增谦 ;
朱弟成 ;
王立全 ;
李光明 ;
赵志丹 ;
耿全如 ;
廖忠礼 .
岩石学报, 2006, (03) :521-533
[9]   冈底斯带门巴花岗岩同位素测年及其对新特提斯洋俯冲时代的约束 [J].
和钟铧 ;
杨德明 ;
郑常青 ;
王天武 .
地质论评, 2006, (01) :100-106
[10]   西藏冈底斯带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 [J].
耿全如 ;
潘桂棠 ;
金振民 ;
王立全 ;
朱弟成 ;
廖忠礼 .
地球科学, 2005, (06) :74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