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地温梯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10
作者
袁玉松 [1 ,2 ]
米立军 [3 ]
张功成 [3 ]
郑和荣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关键词
沉积盆地; “规一化”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地温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盆地的地温场特征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油气勘探工作者习惯于采用地温梯度而不是大地热流来描述沉积盆地的热状态,但是,地温梯度与计算井段密切相关,离开计算井段去谈地温梯度高低,很容易引起误解,尤其是在测温井段较短或测温深度较浅时,测温数据不能直接用于计算沉积盆地的地温梯度,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然而,在实际研究工作中,这一点经常被忽视。为此,本文提出了"规一化"地温梯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说明沉积盆地地温场研究中,采用"规一化"地温梯度来描述盆地热状态平面分布特征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南海北部海底地热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J].
徐行 ;
施小斌 ;
罗贤虎 ;
郭兴伟 ;
杨小秋 .
现代地质, 2006, (03) :457-464
[2]   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 [J].
徐行 ;
施小斌 ;
罗贤虎 ;
刘方兰 ;
郭兴伟 ;
沙志斌 ;
杨小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51-58
[3]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J].
袁玉松 ;
马永生 ;
胡圣标 ;
郭彤楼 ;
付孝悦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118-1126
[4]   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形成的地温场背景 [J].
卢庆治 ;
胡圣标 ;
郭彤楼 ;
李忠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5) :1110-1116
[5]   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邱楠生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45-51
[6]   济阳坳陷地温场分布特征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郭令智 ;
蔡进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5) :652-658
[7]   南黄海南部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热-构造演化 [J].
杨树春 ;
胡圣标 ;
蔡东升 ;
冯晓杰 ;
高乐 ;
卢景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4) :1564-1569
[8]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J].
王良书 ;
李成 ;
刘绍文 ;
李华 ;
徐鸣洁 ;
王勤 ;
葛锐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403-407
[9]   中国西部地区沉积盆地热演化和成烃史分析 [J].
邱楠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6-8+23
[10]   渤海盆地地温场研究 [J].
肖卫勇 ;
王良书 ;
李华 ;
李成 ;
王国强 ;
蔡东升 ;
罗毓辉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2)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