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山加里东期聚敛作用的构造转换及其成矿响应

被引:21
作者
李文渊
郭周平
王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安大学,西安,,长安大学,西安,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汇聚模式; 构造转换; 成矿响应;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5.02.00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北祁连造山前的构造聚敛样式的诸多争议 ,主要源于北祁连山东西段的巨大差异。甘肃肃南白泉门以东主要表现为 ,自北而南发育有弧后、岛弧和洋中脊、洋岛海相火山岩系 ,产出岛弧裂谷白银厂式 (黑矿型 )和弧后扩张脊石居里沟式 (塞浦路斯型 )块状硫化物矿床 ,少见陆壳基底碎块 ,花岗岩侵入体不发育 ;而西段以镜铁山微地块为特点 ,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系发育 ,分布有大面积花岗质岩基 ,产出夕卡岩型钨矿床。这种东西段区域岩石组合和成矿特征上的差异 ,反映了早古生代北祁连洋盆在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向北俯冲消减构造聚敛上的不同 ,东段为洋—洋俯冲的马里亚纳型的沟—弧—盆系大陆边缘 ,西段则转换为洋—陆俯冲的智利型活动大陆边缘 ,并由于深部消减物质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碰撞岩浆作用形式和相应的成矿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祁连山主要矿床组合及其成矿动力学分析 [J].
李文渊 .
地球学报, 2004, (03) :313-320
[2]   北祁连造山带中—西段陆壳残块群的构造—地层特征 [J].
左国朝 ;
刘义科 ;
张崇 .
地质科学, 2002, (03) :302-312
[3]   祁连山带及邻区前寒武纪深变质基底的时代和组成 [J].
万渝生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建新 .
地质学报, 2001, (04) :483-483
[4]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5]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1999, (04) :223-230
[6]   甘肃镜铁山含铜条带状铁建造的年龄 [J].
杨合群 ;
赵东宏 .
西北地质科学, 1999, (01) :1-3
[7]   北祁连中段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碰撞造山模式剖析 [J].
左国朝 ;
吴汉泉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13-21
[8]   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J].
张旗 ;
孙晓猛 ;
周德进 ;
钱青 ;
陈雨 ;
王岳明 ;
贾秀琴 ;
韩松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64-91
[9]   北祁连山西段前寒武纪地层单颗粒锆石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毛景文 ;
杨建民 ;
张招崇 ;
宋彪 ;
吴茂炳 ;
左国朝 .
科学通报, 1997, (13) :1414-1417
[10]   祁连造山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J].
赵生贵 .
甘肃地质学报, 1996, (01) :18-19+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