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被引:15
作者
梁慧珍
李卫东
方宣钧
曹颖妮
王辉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油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油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三亚,郑州,三亚,杨凌,杨凌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Merr.]; 异黄酮; 异黄酮组分; 配合力;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能在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的育种中合理选配亲本,利用杂种优势,本研究选用8个异黄酮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采用NCⅡ设计配置杂交组合,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籽粒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在供试品种间表现有明显的差异,籽粒异黄酮含量和黄豆甙元既受加性效应又受非加性效应的控制,染料木甙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染料木素、大豆甙元和大豆甙这3个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不同亲本组配的不同组合的GCA和SCA差异较大。在中亲优势测定中,除黄豆甙元含量和大豆甙表现为正向超亲外,其余性状均表现为负向超亲。本研究认为在大豆高异黄酮育种中应选择高异黄酮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147 / 2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研究 [J].
郝征红 ;
岳晖 ;
邓立刚 .
粮油食品科技, 2003, (03) :6-7
[2]   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初步分析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常汝镇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1) :16-21
[3]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东惠茹 .
大豆科学, 2000, (01) :15-20
[4]   地理环境对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趋势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大豆科学, 1997, (04) :23-28
[5]   中国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分析 [J].
孙军明,丁安林,常汝镇,东惠茹 .
中国粮油学报, 1995, (04)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