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霆案中的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被引:2
作者
夏尊文
机构
[1] 湖南理工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许霆案; 减轻处罚; 期待可能性; 适用条件; 评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许霆案已经尘埃落定,但对于该案的反思才刚刚开始。就重审法院对许霆的量刑而言,判决书中对许霆减轻处罚的理由显得苍白乏力,根据司法实践和我国的刑法理论,许霆并不具备减轻处罚的情节。基于此,为了让重审法院对许霆的减轻处罚更具说服力,部分学者转而借助于期待可能性理论为许霆减轻罪责。可是,事实表明,原审法院对许霆量刑过重的根源在于定性有误,许霆案根本不具备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解释的条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许霆的行为是一个假命题。因此,试图通过期待可能性理论为许霆减轻罪责属于该理论的滥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当引以为戒。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梳理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9, 31 (01) :60-77
[2]   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思考 [J].
张明楷 .
法律适用, 2008, (09) :4-8
[3]   许霆案与期待可能性理论 [J].
杨国章 .
时代法学, 2008, (04) :80-84
[4]   期待可能性理论和罪刑法定原则关系问题研究 [J].
姜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 (04) :27-32
[5]   许霆案:一场没有结束的判决 [J].
卓越 .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08, (05) :62-63
[6]   法学专家把脉许霆案 [J].
李华斌 ;
戴燕军 .
中国审判, 2008, (05) :10-16
[7]   期待可能性与责任判断——由许霆案引发的刑法思考 [J].
沈琪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02-107
[8]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诸失误之匡正 [J].
李立众 .
现代法学, 2004, (03) :93-97
[9]   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根基 [J].
杨建广 ;
杜宇 .
学术研究, 2000, (12) :84-89
[10]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J].
李立众 ;
刘代华 .
中外法学, 1999, (01)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