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被引:20
作者
宋军生 [1 ]
党占海 [1 ,2 ]
张建平 [2 ]
王利民 [2 ]
李闻娟 [2 ]
张瑜 [1 ]
陈芳 [1 ]
张琼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5.02.009
中图分类号
S5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国内外73份油用亚麻种质资源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株高、单株产量、每果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茎数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55%。通过聚类统计,在欧氏距离为16.79处可将73份参试品种分为4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Ⅱ、Ⅲ类群,包括18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分枝、分茎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千粒重大,单株产量高,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重点开发利用;第Ⅰ类群可作为矮源亲本利用,第Ⅳ类群可用于纤用亚麻。
引用
收藏
页码:492 / 4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J].
殷冬梅 ;
李拴柱 ;
崔党群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 (02) :212-216
[2]   外引黑米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J].
李松强 ;
李向东 ;
王石华 ;
张忠林 .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 (01) :11-15
[3]   谷子抗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与模糊聚类分析 [J].
孟庆立 ;
关周博 ;
冯佰利 ;
柴岩 ;
胡银岗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8) :2667-2675
[4]   黑河地区55份大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聚类分析 [J].
罗珊 ;
康玉凡 ;
濮绍京 ;
张丽 ;
李振华 ;
肖伶俐 ;
李永华 .
大豆科学, 2009, 28 (03) :421-425
[5]   10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J].
邓欣 ;
陈信波 ;
龙松华 ;
王玉富 .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04) :184-188+238
[6]   花生品种(系)生物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J].
陈四龙 ;
李玉荣 ;
程增书 ;
徐桂真 .
花生学报, 2007, (02) :28-34
[7]   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J].
郭永利 ;
范丽娟 .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03) :147-149
[8]   部分引进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J].
岳淑芳 ;
郭世华 ;
王秀娟 ;
侯国峰 ;
廉博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53-57
[9]   亚麻籽的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 [J].
赵利 ;
党占海 ;
李毅 ;
张建平 ;
谢小龙 ;
王溪森 ;
胡延萍 .
中国油脂, 2006, (03) :71-74
[10]   河北省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J].
周玉芝 ;
段会军 ;
周进宝 ;
崔彦宏 .
玉米科学, 2005, (04)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