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被引:12
作者:
叶美兰
武翠红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人才培养;
逻辑理路;
立德树人;
“一流多元”理念;
D O I:
10.16697/j.1674-5485.2023.09.007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战略性教育目标,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根本职能和逻辑旨归。深入剖析“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科学构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双一流”所亟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是:历史逻辑——践行好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理论逻辑——培养心怀“国之大者”一流人才的应然之意;实践逻辑——扎实走好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已从“统筹推进”阶段转向“深入推进”阶段。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直面现实挑战:在理论层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有待加快;在模式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难点亟须破解;在保障层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能力仍需继续提高。为此,建议基于“一流多元”双向建构的理念,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维度夯实一流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构建更加多元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供给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