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开捕规格的初步研究

被引:38
作者
林龙山
程家骅
凌建忠
张寒野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最适开捕规格; 经济鱼类; 东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7 [水产资源保护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以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估算东海区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最适开捕年龄。运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最适开捕体长。结合鱼类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初届性成熟年龄的体长,以及各鱼种实测最小性成熟体长,确定开捕规格。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产量较高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建议开捕规格分别应为体长230 mm和170 mm。调整后的开捕规格与旧开捕规格相比,带鱼、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灰鲳(Pampus cinereus)、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均有所增大,小黄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开捕规格有所减小,变化较小的有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蓝圆(Decapterus maruadsi)等。建议以这18种主要经济鱼类为指标种类,制定新的法定开捕体长和幼鱼比例检查措施,实现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J].
林龙山 ;
郑元甲 ;
程家骅 ;
刘勇 ;
凌建忠 .
海洋科学, 2006, (02) :21-25+42
[2]   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J].
林龙山 ;
程家骅 ;
任一平 ;
凌建忠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333-338
[3]   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J].
林龙山 ;
程家骅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565-570
[4]   东海带鱼主要体征与个体繁殖力的关系 [J].
凌建忠 ;
程家骅 ;
任一平 ;
林龙山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2) :116-120
[5]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 [J].
严利平 ;
李圣法 ;
丁峰元 .
海洋渔业, 2004, (01) :9-12
[6]   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域及其生态学特征 [J].
黄良民 ;
黄小平 ;
宋星宇 ;
谭烨辉 ;
王汉奎 .
生态科学, 2003, (03) :252-256
[7]   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 [J].
徐汉祥 ;
刘子藩 ;
周永东 .
水产学报, 2003, (04) :322-327
[8]   绿鳍马面鲀年龄生长与合理利用 [J].
陈丕茂 ;
詹秉义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35-40
[9]   台湾海峡西部海区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l)的生殖力 [J].
杜金瑞 ;
陈勃气 ;
张其永 .
台湾海峡, 1983, (01) :122-132
[10]  
水产资源学.[M].费鸿年;张诗全 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