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31
作者
范蔚茗
郭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镁铁质岩浆作用; 地幔不均一性; 岩石圈减薄; 晚中生代; 华北陆块;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5.01.007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陆块及周缘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圈地幔的区域不均一性。华北内部为古老而富集的EM1型岩石圈地幔,主要岩性为弥散状金云母相橄榄岩;华北北缘的岩石圈地幔相对华北内部在化学成分上饱满,在微量元素特征上高度富集LILE、LREE和亏损Nb-Ta和U-Th,在同位素组成上相对高87Sr/86Sr(i)和εNd(t),为受到再循环古老陆壳组分改造的富集型地幔;华北陆块南缘的岩石圈地幔以高87Sr/86Sr(i)和低εNd(t)为特征,与深俯冲大陆地壳改造作用 (残留陆壳板片和熔体 -地幔反应等多种形式 )密切相关。发育在华北陆块及周缘地区的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形成于岩石圈伸展 -减薄的统一动力学背景。考虑到晚中生代华北陆块受到了来自周缘陆块相互作用,如西南特提斯域构造演化、印支陆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侧向挤压作用和古太平洋板块迅速向北运动引起的走滑拉分作用的共同影响, 我们倾向认为这些板块边界作用引起的板内效应可能是导致华北岩石圈地幔晚中生代广泛熔融和岩石圈减薄的重要动力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溧水盆地晚中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过程探讨
    李超文
    郭锋
    李晓勇
    [J]. 地球化学, 2004, (04) : 361 - 371
  • [2] 古亚洲洋对华北陆缘岩石圈的改造作用:来自于西山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李晓勇
    范蔚茗
    郭锋
    王岳军
    李超文
    [J]. 岩石学报, 2004, (03) : 557 - 566
  • [3] 华北陆块岩石圈减薄作用:热薄化与机械拉伸的数值模拟研究[J]. 林舸,Y.H.Zhang,王岳军,郭锋,范蔚茗,阎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01)
  • [4] 南口-古崖居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形成机制的地球化学制约
    邵济安
    李献华
    张履桥
    牟保磊
    刘玉琳
    [J]. 地球化学, 2001, (06) : 517 - 524
  • [5] 辽西义县组的地质时代
    王松山
    胡华光
    李佩贤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 289 - 291
  • [6] 鲁西富钾火山岩和煌斑岩的40Ar-39Ar定年及源区示踪
    邱检生
    徐夕生
    罗清华
    [J]. 科学通报, 2001, (18) : 1500 - 1508
  • [7]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
    郭锋
    范蔚茗
    王岳军
    林舸
    [J]. 岩石学报, 2001, (01) : 161 - 168
  • [8]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周新华
    张国辉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10 - 23
  • [9]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类和辉石岩类捕虏体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张国辉
    周新华
    孙敏
    陈绍海
    冯家麟
    [J]. 岩石学报, 1998, (02) : 63 - 64+66-70
  • [10] 胶东蓬家夼金矿区钾玄质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程小久
    程景平
    王江海
    [J]. 地球化学, 1998, (01) : 91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