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逻辑视角下基层政策执行“偏差”的形成机制——基于产业扶贫政策执行悬浮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杨宇 [1 ]
陈丽君 [2 ]
周金衢 [3 ]
机构
[1]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基层政策执行偏差; 制度逻辑; 微观基础; 产业扶贫; 执行悬浮;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30519.001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什么有些政策会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走样?本研究通过对G省两个贫困村庄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过程的全面追踪,以一类特殊的政策执行偏差现象(执行悬浮)为例,从制度逻辑视角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制度压力与行动情境张力下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是执行悬浮的制度基础,关键行动者的认知图式及其预期是执行悬浮的微观基础,制度与行动者的不断互动则导致悬浮的制度化。本研究将制度、情境与行动者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制度结构与基层行为之间的黑箱,增进了对产业扶贫政策执行悬浮成因及农业现代化转型困境的理解,深化了对基层政策执行偏差形成机制的认识,推进了制度逻辑视角的微观基础研究。研究提示,应超越单纯的执行“偏差”研究,重点关注制度、情境与行动者随时间演变而不断互动的过程,这须进一步挖掘制度逻辑影响基层行为的微观心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2+167 +16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基层治理研究:当下反思、必要共识及未来想象 [J].
王诗宗 ;
杨帆 .
学术月刊, 2022, 54 (07) :80-92
[2]   相机执行:一个基于情境理性的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分析框架 [J].
徐建牛 ;
施高键 .
公共行政评论, 2021, 14 (06) :104-123+199
[3]   “扶贫外包”何以发生?目标冲突、扶贫预期与基层产业扶贫模式选择 [J].
陈丽君 ;
杨宇 ;
周金衢 .
中国行政管理, 2021, (09) :129-139
[4]   基层治理悬浮与下移的张力及其辩证分析 [J].
韩志明 .
人民论坛, 2021, (24) :54-57
[5]   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视域下基层产业扶贫的决策过程分析——基于豫南石村的个案研究 [J].
梁辰 ;
余成龙 .
公共管理学报, 2020, 17 (03) :88-99+171
[6]   论机制解释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及其局限 [J].
赵鼎新 .
社会学研究, 2020, 35 (02) :1-24+242
[7]   自保式低保执行——精准扶贫背景下石村的低保实践 [J].
李棉管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6) :188-212+246
[8]  
周雪光.论中国官僚体制中的非正式制度[J].清华社会科学,2019(01)
[9]   政策执行中的刻板印象:一个“激活-应用”的分析框架 [J].
李伟权 ;
黄扬 .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 (03) :1-15+168
[10]   政策压力、目标替代与集体经济内卷化 [J].
张立 ;
郭施宏 .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 (03) :39-4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