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人口流动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对出行数据识别的实证

被引:11
作者
施澄
田琳
程遥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短期人口流动; 长三角; 城市网络; 中心地; 手机信令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短期人口流动是指从某地出行跨越行政边界至其他县市,短暂地停留一段时间并使用所进入城市的资源、接受该城市服务的过程,一般为城市间的商旅活动。短期人口流动的产生主要源于城市之间的商旅联系,这一指标可以侧面反映出城市之间经济社会的联系需求和依赖程度,指导城市设施配置的规模与类型,是手机信令大数据相比于传统数据而言所提供的全新的观察视角。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及交通系统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内部城市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与其他地区的短期商旅联系极为密切。本文正是通过对长三角县市单元短期人口流动的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间的出行联系已出现层次分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心城市的差异化发展和区域空间层次的分异两点特征。一方面,上海成为了国际层面的大都市,并引领包括苏州在内的周边城市共同构成全球城市区域,融入世界经济网络;而南京、杭州则更多地表现出区域甚至省域中心的特点。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功能联系紧密的地区,网络结构逐步坐实,城市间的联系超越了行政辖区、行政等级与地理距离;但对于大部分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仍然遵循中心地原则,形成了若干以地级市辖区为中心的独立网络结构。这一发现实际指向了空间组织秩序和空间政策诉求皆存在差异的两个空间层面——更偏向于"功能网络联系"的城市群和兼具"功能联系"与"地域邻近"的都市圈。无论是中心城市层级,还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空间组织分化,最终指向的都是规划政策引导和区域设施供给的差异性,需要符合城市和区域自身的空间组织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日常流动视角下的上海市实有人口分布与流动性构成 [J].
王德 ;
任熙元 .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02) :36-43
[2]   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J].
钮心毅 ;
王垚 ;
刘嘉伟 ;
冯永恒 .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5) :80-87
[3]   面向“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应——以杭州市为例 [J].
施澄 ;
陈晨 ;
钮心毅 .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4) :41-48
[5]   流动人口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以北京市短期旅居流动人口为例 [J].
刘侃 ;
张蕊 ;
杨静 ;
李春艳 .
城市交通, 2018, 16 (03) :87-92+110
[6]   信息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辨析及其规划启示——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网络辨析 [J].
王启轩 ;
张艺帅 ;
程遥 .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3) :105-112
[7]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特征研究 [J].
周永杰 ;
刘洁贞 ;
朱锦锋 ;
詹静 .
规划师, 2018, (01) :113-119
[8]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流”网络结构特征——基于公路运输、火车客运及百度指数的综合分析 [J].
孙阳 ;
张落成 ;
姚士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9) :1304-1310
[9]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基于企业联系的实证研究 [J].
程遥 ;
张艺帅 ;
赵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4) :22-29
[10]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范式转型及上海实践 [J].
石崧 .
规划师, 2015, 31 (10)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