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卡拉塔格成矿带红山铜-金矿床S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潜力研究

被引:18
作者
许英霞 [1 ,2 ]
秦克章 [2 ]
徐兴旺 [2 ]
丁奎首 [2 ]
于淑艳 [1 ]
方同辉 [3 ]
机构
[1]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质系
[2]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S同位素; 成矿潜力; 红山铜金矿床; 卡拉塔格成矿带; 东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天山红山铜-金矿床为卡拉塔格铜-金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两个铜-金矿床之一,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火山盆地中。容矿岩主要为流纹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矿化与石英斑岩、流纹斑岩、次花岗斑岩密切相关,铜金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该矿床处于东天山极端干旱少雨且稳定的荒漠地带,产有一系列复杂罕见的铁硫酸盐矿物。笔者研究了红山铜-金矿床具有代表性蚀变矿化的原生硫化物样品,其3δ4S值为+1.86‰+5.69‰,平均值为3.70‰,绝大部分集中在+1.86‰+3.20‰,且3δ4Scp小于δ34Spy,说明斑岩的成矿流体来自地幔,但却受到地壳的混染,成矿流体作用中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8种硫酸盐矿物的δ34S变化在2.15~6.73‰,平均值为3.74‰,与本矿床原生硫化物的3δ4S值+1.86‰+5.69‰非常接近,说明该矿床的S源主要来自地幔流体,硫酸盐继承了母体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通过红山矿区岩芯矿化蚀变情况和激电剖面、激电测深以及Eh-4剖面资料分析,红山深部矿化异常体都具有低阻、中高极化的特征,Eh-4连续电导率剖面资料显示,深部450 m以下可能存在有隐伏的斑岩体,岩体顶部及周围为100~300Ω.m的低阻体,它极可能为铜矿的赋矿部位。因此,红山铜金矿区呈现出浅部(200~300 m以上)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和深部(300 m以下)斑岩铜矿的成矿体系,具有寻找大型规模浅成低温热液-斑岩金-铜矿床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金属矿床氧化带微生物地球化学.[M].关广岳著;.科学出版社.2000,
[2]  
大型铜矿地质与找矿.[M].王之田等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3]  
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及铁帽评价研究.[M].李文达等著;.地质出版社.1980,
[4]  
硫化矿床氧化带研究.[M].李锡林等著;.科学出版社.1966,
[5]   东天山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中生代成矿与新生代氧化的K-Ar、Ar-Ar年代学证据及其古构造和古气候意义 [J].
许英霞 ;
秦克章 ;
丁奎首 ;
李金祥 ;
缪宇 ;
方同辉 ;
徐兴旺 ;
李大明 ;
罗修泉 .
岩石学报, 2008, 24 (10) :2371-2383
[6]   东天山红山Cu-Au矿床氧化带首次发现的副针绿矾巨晶及其多型针绿矾 [J].
秦克章 ;
丁奎首 ;
许英霞 ;
缪宇 ;
方同辉 ;
徐兴旺 .
岩石学报, 2008, 24 (05) :1112-1122
[7]   东疆红山Cu-Au矿床氧化带中铜叶绿矾和高铁叶绿矾的首次发现及其矿物学特征 [J].
许英霞 ;
秦克章 ;
丁奎首 ;
缪宇 ;
方同辉 ;
徐兴旺 ;
孙赫 .
矿床地质, 2007, (01) :58-69
[8]   东疆卡拉塔格梅岭铜(金)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紫金山式铜金矿床的对比 [J].
缪宇 ;
秦克章 ;
许英霞 ;
方同辉 ;
丁奎首 ;
徐兴旺 .
矿床地质, 2007, (01) :79-88
[9]   东天山东段大型铜、镍、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靶区优选与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进展 [J].
秦克章 ;
徐兴旺 ;
梁光河 ;
方同辉 ;
丁奎首 ;
三金柱 ;
张连昌 ;
惠卫东 ;
彭晓明 ;
吴华 ;
程松林 ;
许英霞 ;
孙赫 ;
缪宇 ;
莫新华 ;
蔡新平 ;
康峰 ;
张宝林 ;
肖庆华 .
矿床地质, 2006, 25(S1) (S1) :301-304
[10]   康古尔塔格金矿床氧化带矿物初步研究及意义 [J].
韩照信 ;
栾丽君 ;
王朝友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4, (03) :3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