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析模型的太湖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附视频

被引:31
作者
李云梅 [1 ]
黄家柱 [1 ]
陆皖宁 [1 ]
石浚哲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2] 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太湖; 悬浮物浓度; 分析模型; 遥感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1404 ;
摘要
悬浮物浓度是水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准确获取区域面状水域悬浮物浓度信息,是遥感监测水质参数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地面实测的14个样点的光谱数据,将2004年7月26日太湖TM数据的DN值,校正为遥感反射率,并利用Gordon模型和太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建立水体反射率模拟的分析模型,模拟水体R(0-),进而利用TM数据反演水体悬浮物浓度,并绘制太湖悬浮物浓度分布图。将悬浮物浓度反演的结果与14个样点的实测结果相比较,其中,有79%的样点的估计精度高于70%,有64%的样点的估计精度高于80%。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九龙江口CDOM的荧光特性研究 [J].
郭卫东 ;
夏恩琴 ;
韩宇超 ;
吴芳 ;
李猛 ;
吴易达 .
海洋与湖沼, 2005, (04) :349-357
[2]   基于地物光谱的赤潮优势种识别研究 [J].
崔廷伟 ;
张杰 ;
马毅 ;
孙凌 .
海洋与湖沼, 2005, (03) :277-283
[3]   莱州湾悬浮泥沙分布形态及其与底质分布的关系 [J].
江文胜 ;
王厚杰 .
海洋与湖沼, 2005, (02) :97-103
[4]   粗糙度与风浪特征量关系的研究附视频 [J].
文凡 ;
苏泽宇 ;
吕红民 .
海洋与湖沼, 2005, (01) :31-35
[5]   1976年黄河改道以来三角洲近岸区变化遥感监测 [J].
黄海军 ;
樊辉 ;
不详 .
海洋与湖沼 , 2004, (04) :306-314
[6]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特征及参数化附视频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09-213
[7]   双环海链藻(Thalassiosira diporocyclus Hasle)赤潮 [J].
陈善文 ;
高亚辉 ;
杜虹 ;
董巧香 ;
黄长江 .
海洋与湖沼, 2004, (02) :130-137
[8]   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Ⅰ:水面以上测量法 [J].
唐军武 ;
田国良 ;
汪小勇 ;
王晓梅 ;
宋庆君 .
遥感学报, 2004, (01) :37-44
[9]   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的遥感应用 [J].
齐峰 ;
王学军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3) :91-100
[10]   太湖悬浮质对湖面反照率及水体光吸收的影响附视频 [J].
蔡启铭 ;
杨平 .
海洋与湖沼, 1991, (05) :45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