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体东南部变质岩的成因与中-新生代造山作用

被引:20
作者
董昕 [1 ]
张泽明 [1 ]
刘峰 [2 ]
王伟 [2 ]
于飞 [2 ]
林彦蒿 [2 ]
姜洪颖 [3 ]
贺振宇 [1 ]
机构
[1]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拉萨地体; 高级变质岩; 多期变质作用; 中-新生代; 复合造山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地区分布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套岩石在中-新生代经历三期变质作用,形成了三个变质带,它们是:(1)米林变质带,经历了高温中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峰期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830~900℃和0.9~1.3GPa,变质时代为90~80Ma的晚白垩世;(2)八一变质带,经历了低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625~679℃,0.4~0.55GPa,变质作用时间为55~50Ma的始新世;(3)布久变质带,经历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615~663℃和0.5~0.8GPa,变质作用时间为32~26Ma的渐新世。研究表明,拉萨地体东南部的中高级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由形成在晚古生代的沉积岩和古生代-新生代的岩浆岩组成,变质沉积岩的物质源区具有格林威尔和泛非造山作用的构造热事件记录,表明拉萨地体具有冈瓦纳大陆的构造亲缘性。我们认为,拉萨地体东南部的晚白垩世高温中压变质作用发生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向拉萨地体之下俯冲所导致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过程中,始新世的低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印度与欧亚碰撞和深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壳断离过程中,而渐新世的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之下的持续俯冲,地壳加厚过程中。因此,拉萨地体东南部的高级变质岩揭示了俯冲/碰撞复合造山带上盘中、下地壳的组成与构造演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1765 / 178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Eocene high grade metamorphism and crustal anatexis in the North Himalaya Gneiss Domes,Southern Tibet[J]. GAO LiE 1,ZENG LingSen 1 & XIE KeJia 2 1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2 Non-Ferrous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16,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06)
  • [2] 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海兵
    嵇少丞
    张泽明
    刘焰
    [J]. 地质学报, 2011, 85 (01) : 1 - 33
  • [3]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的泥盆纪花岗岩
    董昕
    张泽明
    耿官升
    刘峰
    王伟
    于飞
    [J]. 岩石学报, 2010, 26 (07) : 2226 - 2232
  • [4]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南部的紫苏花岗岩: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证据
    张泽明
    王金丽
    董昕
    赵国春
    于飞
    王伟
    刘峰
    耿官升
    [J]. 岩石学报, 2009, 25 (07) : 1707 - 1720
  • [5]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林芝岩群的物质来源与形成年代: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
    董昕
    张泽明
    王金丽
    赵国春
    刘峰
    王伟
    于飞
    [J]. 岩石学报, 2009, 25 (07) : 1678 - 1694
  • [6] 西藏拉萨地体南部晚白垩纪石榴石二辉麻粒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王金丽
    张泽明
    董昕
    刘峰
    于飞
    王伟
    徐方建
    沈昆
    [J]. 岩石学报, 2009, 25 (07) : 1695 - 1706
  • [7] 西藏冈底斯带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问题的讨论
    朱弟成
    潘桂棠
    王立全
    莫宣学
    赵志丹
    周长勇
    廖忠礼
    董国臣
    袁四化
    [J]. 地质通报, 2008, (09) : 1535 - 1550
  • [8] 拉萨地体东南缘的多期深熔作用及动力学
    王金丽
    张泽明
    石超
    [J]. 岩石学报, 2008, 24 (07) : 1539 - 1551
  • [9] 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构造环境
    朱弟成
    潘桂棠
    王立全
    莫宣学
    赵志丹
    周长勇
    廖忠礼
    董国臣
    袁四化
    [J]. 地质通报, 2008, (04) : 458 - 468
  • [10]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时限
    莫宣学
    赵志丹
    周肃
    董国臣
    廖忠礼
    [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240 -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