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控股股东性质与信贷契约选择

被引:17
作者
杨慧辉 [1 ]
汪建新 [2 ]
郑月 [1 ]
机构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所有权结构; 终极控股股东; 现金流权—控制权; 信贷契约;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020204 ;
摘要
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股权激励的行为引导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以2009-2015年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的调节作用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信贷契约选择的不同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容易诱发管理层对信贷资金(特别是长期信贷资金)的偏好,而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预算软约束使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进行自我保护。第二,非国有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与其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况密切相关。当两权匹配时,股权激励能够缓解管理层代理问题,此时银行预期债务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提升,从而公司可获得宽松的信贷契约;而当两权分离时,股权激励容易产生合谋效应,此时银行预期债务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降低,进而提出更加严苛的信贷契约条件。文章拓展了股权激励治理效应的研究,而且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 [J].
白俊 ;
连立帅 .
管理世界, 2012, (06) :30-42+73
[22]   外部治理环境、内部治理结构与合谋侵占实证分析 [J].
严也舟 .
管理评论, 2012, 24 (04) :28-35+44
[23]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大股东的一个合法性“赎买”工具 [J].
陈仕华 ;
李维安 .
经济管理, 2012, 34 (03) :50-59
[24]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 [J].
俞红海 ;
徐龙炳 ;
陈百助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103-114
[25]   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投资 [J].
钟海燕 ;
冉茂盛 ;
文守逊 .
管理世界, 2010, (07) :98-108
[26]   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 [J].
刘星 ;
窦炜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5) :156-165
[27]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 [J].
吕长江 ;
巩娜 .
会计研究, 2009, (05) :53-61+97
[28]   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 [J].
方军雄 .
经济研究, 2007, (12) :82-92
[29]   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行为及法律约束措施 [J].
潘泽清 ;
张维 .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06) :119-123
[30]  
Capital structure, credit risk, and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J] . Dirk Hackbarth,Jianjun Miao,Erwan Morellec.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