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19
作者
梁德友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个前沿课题。围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特征、实现模式以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就近年来学界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 [J].
祖嘉合 .
教学与研究, 2007, (03) :29-34
[2]   论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 [J].
李智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1) :107-109
[3]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J].
萧红梅 .
当代教育论坛, 2007, (02) :59-60
[4]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 [J].
宋义明 .
理论与改革, 2007, (01) :137-141
[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 [J].
张耀灿 ;
刘伟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2) :8-10+34
[6]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道德教育范式 [J].
李杰 .
教育探索, 2006, (10) :93-94
[7]   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J].
闫艳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09) :54-56
[8]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
闫艳 .
求实, 2006, (04) :71-73
[9]   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 [J].
冯建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86-90
[10]   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 [J].
蓝江 .
攀登, 2005, (03)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