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临南洼陷油气运聚方向与分布规律

被引:16
作者
刘惠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油气运聚方向; 油气分布; 临南洼陷;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造应力场、流体势、断面形态特征及其与输导层产状的匹配关系对油气运聚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临南洼陷油气优势运移方向表现为自生油洼陷向周边,以近SN向运移为主,至临商、夏口断裂带,则上盘的断裂凹面处、断面的凸脊、下盘的断裂凸面处及输导层与断面形成的构造脊是油气运移和汇聚的优势通道和方向;油气藏分布整体表现为沿着油气优势运移通道与方向"顺藤结果"、"沿枝开花"的格局;断裂的侧向封堵性导致临南地区不同位置的含油性差异,构造样式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盆地结构单元的成藏模式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894 / 9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张文起 ;
车廷信 ;
王长生 ;
王李郑 .
现代地质, 2008, (04) :599-605
[2]   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J].
付兆辉 ;
高喜龙 ;
陆友明 ;
李敏 ;
侯仔明 .
现代地质, 2008, (04) :619-627
[3]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Fula凹陷油气富集特征 [J].
张亚敏 ;
赵万优 ;
陈向军 ;
陈东波 ;
许辉 ;
丁磊 .
现代地质, 2008, (04) :633-639
[4]   构造应力在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J].
王毅 ;
宋岩 ;
单家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563-571
[5]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古潜山的油气运移条件 [J].
单俊峰 ;
陈振岩 ;
张卓 ;
袁选俊 .
现代地质, 2005, (02) :274-278
[6]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J].
韩天佑 ;
石硕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04) :309-314
[7]   河北南堡凹陷老爷庙油田构造活动与油气富集 [J].
王家豪 ;
王华 ;
周海民 ;
董月霞 .
现代地质, 2002, (02) :205-208
[8]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断层活动特征及控油作用 [J].
赵密福 ;
刘泽容 ;
信荃麟 ;
李亚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9-11+17
[9]   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油气纵向运移及其控制因素 [J].
张勇 ;
赵密福 ;
宋维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21-22+15
[10]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池英柳 ;
赵文智 .
石油学报, 2000, (02) :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