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和饲用玉米对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的抑制效应

被引:21
作者
张有福
蔺海明
贾恢先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饲用玉米; 土壤盐分; 抑制效应;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04.02.015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通过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饲用玉米(Zea may. cv.)的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可溶性盐分和盐离子含量,研究了其对景泰县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的生物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 cm的土层中,紫花苜蓿处理土壤平均可溶性盐分含量比对照降低30.1 %,和对照比差异达极显著(SSR0.01);紫花苜蓿处理土壤可溶性盐分、K+、Na+、Ca2+、Mg2+、SO42- 和Cl- 含量降低最显著的是0~20 cm土层,在层次分布上均呈表层低-中层高-下层低的规律。种植饲用玉米的抑盐效应未表现出来,但明显改变了盐离子的比例和分布。生物覆盖对改良盐碱地潜力大,生态、经济效益俱佳,在内陆盐碱地开发具有广泛的农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抑盐效应的研究 [J].
蔺海明 ;
贾恢先 ;
张有福 ;
郭晔红 .
草业学报, 2003, (04) :58-62
[2]   沿黄灌溉盐渍区杜仲引种的研究 [J].
贾恢先 ;
肖雯 ;
张振霞 ;
张明艳 ;
史维宁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39-42+56
[3]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渍状况的主分量分析 [J].
牛东玲 ;
彭宏春 ;
王启基 ;
尕切江 ;
李晓明 ;
扬慧青 ;
仓生海 ;
祁迎林 .
草业学报, 2001, (02) :39-46
[4]   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防治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J].
李小刚 ;
樊胜祖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6-11
[5]   灌溉水质对土壤化学特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J].
肖振华 ;
万洪富 ;
郑莲芬 .
土壤学报, 1997, (03) :272-285
[6]   景电灌区脆弱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刘千枝 ;
王辉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69-75
[7]   种植碱茅对河西盐渍土壤盐离子组成的影响 [J].
朱兴运,毛玉林,付华 .
草业科学, 1994, (05) :61-63
[8]   我国耐盐牧草的研究现状 [J].
阎秀峰,孙国荣,李景信 .
中国草地, 1994, (03) :68-72
[9]   碱茅草对河西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阎顺国 ;
郭树林 ;
朱兴运 .
草业科学, 1990, (03) :26-29
[10]   碱茅草对土壤盐分动态及盐量平衡的影响 [J].
阎顺国 ;
朱兴运 ;
郭树林 ;
付华 .
水土保持学报, 1990, (01) :44-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