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马迎辉 [1 ]
王玲敏 [1 ]
黄玉芳 [1 ]
叶优良 [1 ]
白红波 [2 ]
吕庆丰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干物质累积和转运; 氮素效率; 产量;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给小麦氮肥合理运筹提供依据,2009-2011年在典型高产区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240 kg/hm2条件下,小麦产量均以T4(基肥∶返青∶拔节∶孕穗肥为1∶0∶1∶1)处理最高,分别达到8 433.3,8 866.3 kg/hm2,比T7处理(氮肥全部基施)增加10.6%和4.61%,比生产中推荐使用的T1处理(基肥∶拔节肥为1∶1)增加5.97%和2.90%。从小麦干物质累积来看,T4处理最大增长速率和持续时间不是最高,但花后的转运量及转运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从肥料利用率来看,T4处理的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也都高于其他处理。同时,T4处理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占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干物质累积转运等因素,该地区氮肥的施用模式应该是基肥∶返青∶拔节∶孕穗肥为1∶0∶1∶1。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氮肥运筹对豫中地区冬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姜丽娜 ;
贺远 ;
邵云 ;
赵艳岭 ;
余海波 ;
祁诗月 ;
李春喜 .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05) :875-881
[2]   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曹倩 ;
贺明荣 ;
代兴龙 ;
门洪文 ;
王成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15-822
[3]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吕鹏 ;
张吉旺 ;
刘伟 ;
杨今胜 ;
苏凯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52-860
[4]   高产栽培下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J].
张玉芹 ;
高聚林 ;
杨恒山 ;
毕文波 ;
张瑞富 ;
范秀艳 .
玉米科学, 2011, (03) :121-125
[5]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J].
王小明 ;
谢迎新 ;
王永华 ;
王晨阳 ;
朱云集 ;
郭天财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3) :578-582
[6]   氮肥运筹技术对孕穗期受渍小麦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J].
马蓓 ;
武文明 ;
李金才 ;
吴进东 ;
张一 ;
沈学善 ;
屈会娟 .
天津农业科学, 2011, 17 (02) :8-10
[7]   施氮量对稻麦干物质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J].
张均华 ;
刘建立 ;
张佳宝 ;
赵夫涛 ;
程亚南 ;
王伟鹏 .
作物学报, 2010, 36 (10) :1736-1742
[8]   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
朱新开 ;
郭凯泉 ;
郭文善 ;
封超年 ;
彭永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515-521
[9]   测墒补灌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韩占江 ;
于振文 ;
王东 ;
张永丽 .
作物学报, 2010, 36 (03) :457-465
[10]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氮素循环与平衡 [J].
赵荣芳 ;
陈新平 ;
张福锁 .
土壤学报, 2009, 46 (04) :68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