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豫中地区冬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姜丽娜
贺远
邵云
赵艳岭
余海波
祁诗月
李春喜
机构
[1] 不详
[2]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豫中地区; 冬小麦; 氮肥运筹; 旗叶生理; 籽粒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豫中地区冬小麦合理高效的氮肥运筹模式,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及运筹模式对冬小麦旗叶生长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随施氮总量的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保持较高值。在基肥相同的条件下,增加拔节期追氮量能显著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施氮总量相同时,拔节期追氮量较多的处理对基施氮肥较少的处理有一定的补偿效应。氮肥运筹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N120+150模式下的穗粒数及粒重最高,N120+210模式下小麦成穗数及籽粒产量最高。综上,豫中地区生态环境下,施纯氮270 kg.hm-2,其中基施氮肥120 kg.hm-2、拔节期追施氮肥150 kg.hm-2的N120+150处理是较为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75 / 8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氮肥基追比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杜世州 ;
曹承富 ;
张耀兰 ;
赵竹 ;
乔玉强 ;
刘永华 ;
张四华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06) :1027-1033
[2]   氮素运筹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产量、品质和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J].
李春燕 ;
徐月明 ;
郭文善 ;
封超年 ;
刘萍 ;
朱新开 ;
彭永欣 .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 (03) :524-529
[3]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 [J].
赵长星 ;
马东辉 ;
王月福 ;
林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388-2393
[4]   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J].
马冬云 ;
郭天财 ;
王晨阳 ;
朱云集 ;
宋晓 ;
王永华 ;
岳艳军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27-1033
[5]   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J].
张霞 ;
罗延庆 ;
张胜全 ;
吴永成 ;
王敏 ;
王志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2) :45-49
[6]   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刘万代 ;
樊树平 ;
晁海燕 ;
王化岑 ;
罗毅 .
华北农学报, 2003, (02) :56-59
[7]   土壤水分胁迫下氮素营养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环境的关系的影响 [J].
李卫民 ;
周凌云 ;
徐梦雄 .
土壤学报, 2002, (03) :397-403
[8]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2) :65-69
[9]   施氮水平对高产小麦蔗糖含量和光合产物分配及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J].
姜东 ;
于振文 ;
李永庚 ;
余松烈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2) :157-162
[10]   高产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与籽粒灌浆进程关系的研究 [J].
曹树青 ;
赵永强 ;
温家立 ;
王树安 ;
张荣铣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6)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