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6区路乐河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

被引:4
作者
张长好 [1 ]
程丰 [2 ]
黄革萍 [1 ]
黄叶秋 [1 ]
邢超 [1 ]
管斌 [1 ]
张庆尧 [1 ]
许刚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
[2] 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 路乐河组; 沉积特征;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昆北构造带发现以古近系路乐河组陆源碎屑岩为储层的油田。根据昆北油田切16区探井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结合岩石铸体薄片观测、电子扫描显微镜镜下分析等结果,初步确定了昆北油田切16区路乐河组主要发育两期辫状三角洲体系;路乐河组储层岩石类型分布相对稳定,成分成熟度较低,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岩屑成份以花岗岩为主,骨架偏刚性,储层中杂基含量相对较高、胶结物含量较低;储集层孔隙较发育且分布相对较均匀,孔隙连通性较好,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分布,成岩作用以及杂基含量共同控制,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通过结合主力油层段测井响应特征及层控地震振幅属性分析,认为昆北油田切16区、切15井与切169井的东部以及切20井的西南部的构造相对较高部位为今后有利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883 / 28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盆山耦合与构造演化.[M].陈宣华; 等著.地质出版社.2010,
[2]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震解释技术 [J].
管俊亚 ;
李洪革 ;
沈亚 ;
陈海清 ;
王光华 ;
屈燕微 ;
谭伟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 (01) :157-165+188+200
[3]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 [J].
宫清顺 ;
寿建峰 ;
黄革萍 ;
李森明 ;
王艳清 .
地质科学, 2012, 47 (01) :116-128
[4]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E1+2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李乐 ;
牟中海 ;
汪立群 ;
徐峰 .
岩性油气藏, 2011, 23 (04) :75-80
[5]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J].
尹成明 ;
田丽艳 ;
任收麦 ;
马寅生 .
地质通报, 2011, 30 (08) :1275-1282
[6]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J].
付玲 ;
张子亚 ;
付锁堂 ;
宫清顺 ;
黄革萍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5) :494-500
[7]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圈闭特征 [J].
陈国民 ;
万云 ;
张培平 ;
夏敏全 ;
张道伟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4) :39-43+197
[8]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 [J].
付锁堂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373-379
[9]   柴西南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再勘探再研究的建议 [J].
付锁堂 ;
徐礼贵 ;
巩庆林 ;
吕友生 .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 (01) :6-10+2
[10]   地震属性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J].
杨占龙 ;
彭立才 ;
陈启林 ;
郭精义 ;
黄云峰 .
石油物探 , 2007, (02) :131-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