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3
作者:

尹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田丽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任收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马寅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3]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东昆仑山;
山前构造带;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中新生代以来受东昆仑山和阿尔金断裂双重构造作用的影响,其油气成藏赋存规律尚不十分清楚。结合前人的资料,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活动性质、时代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东昆仑山北缘断裂与东昆仑山隆升、阿尔金断裂活动相关,中新世早期和早更新世末期为2期主要的活动期次,控制了该区生烃凹陷、油气成藏和后期的次生油藏。因此,研究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演化规律对寻找同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75 / 12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
[J].
葛肖虹
;
王敏沛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206-2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俊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Abrupt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at the end of early Pleistocene and Australasian impact event
[J].
REN Shoumai 1
.
GlobalGeology,
2009, 12 (03)
:145-155

REN Shoumai 1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来自构造节理分析的证据
[J].
任收麦
;
葛肖虹
;
刘永江
;
乔德武
;
尹成明
;
Franz NEUBAUER
;
Johann GENSER
.
地质通报,
2009, 28 (07)
:877-887

任收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乔德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尹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柴达木盆地地震地质研究新进展
[J].
沈亚
;
陈元忠
;
孙维军
;
李艳明
;
管俊亚
;
覃素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S1)
:146-150+196+13

沈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陈元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孙维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李艳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管俊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覃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5]
中—新生代东昆仑造山带构造事件及柴西南盆地原型研究
[J].
倪金龙
;
汪劲草
;
周莉
;
赵小花
;
刘东
;
宋召军
.
现代地质,
2007, (03)
:505-510+517

倪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汪劲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小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宋召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6]
东昆仑南部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J].
吴珍汉
;
叶培盛
;
赵文津
;
Patrick JBarosh
;
胡道功
.
地质通报,
2007, (04)
:448-456

吴珍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叶培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赵文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Patrick JBaros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P J Barosh and Associates, Aaron Ave, Bristol, RI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道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
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马立祥
;
吴光大
;
刘永江
;
袁四化
.
地学前缘,
2006, (06)
:118-1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收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光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刘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36Cl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
[J].
任收麦
;
葛肖虹
;
杨振宇
;
林源贤
;
胡勇
;
刘永江
;
Johann GENSER
;
Andrea BRIESER
.
地质学报,
2006, (08)
:1110-1117+1233

任收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源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刘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及其意义
[J].
宋春晖
;
高东林
;
方小敏
;
崔之久
;
李吉均
;
杨胜利
;
金洪波
;
Douglas Burbank
;
JosephL.Kirschvink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19)
:99-108

宋春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金洪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Douglas Burbank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JosephL.Kirschvink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10]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
[J].
贾承造
;
宋岩
;
魏国齐
;
赵孟军
;
柳少波
;
李本亮
.
地学前缘,
2005, (03)
:3-1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北京,河北廊坊,北京,北京,河北廊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

魏国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北京,河北廊坊,北京,北京,河北廊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

赵孟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北京,河北廊坊,北京,北京,河北廊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

柳少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北京,河北廊坊,北京,北京,河北廊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

李本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北京,河北廊坊,北京,北京,河北廊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