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期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

被引:22
作者
完颜容 [1 ,2 ]
李相博 [2 ]
刘化清 [2 ]
魏立花 [2 ]
廖建波 [2 ]
黄军平 [2 ]
黄思静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延长组; 长10油层组; 石油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1.06.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三叠系延长组为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含油层位,其中长10油层组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系。依据大量野外露头、岩芯观察、粒度分析及古地貌恢复等资料,对盆地延长组下组合长10油层组沉积相特征、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长10油层组主要发育冲积扇相和河流相,其中河流相是盆地主要沉积相类型;②长10期,河流沉积体系主要受西部和北部物源体系控制,南部物源体系影响很弱;③长10期,鄂尔多斯地区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两种河流类型,其中辫状河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盆地中西部地区,曲流河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南部地区。④长10期,现今的鄂尔多斯地区为一"泄水区",当时的"汇水区"可能位于豫西—东秦岭地区,其古地理环境可能与现今密西西比河地区类似。⑤长10河道砂体与上覆长9湖相油页岩匹配,在纵向上可以形成"上生下储"式成藏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105 / 1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迁移演化与坳陷西翼油气成藏 [J].
李相博 ;
刘化清 ;
陈启林 ;
郭彦如 ;
完颜容 ;
魏立花 ;
冯明 ;
廖建波 ;
马玉虎 .
地质科学, 2010, (02) :490-499
[2]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and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Late Triassic Ordos[J]. LI Xiangbo, LIU Huaqing, WANYAN Rong, WEI Lihua, LIAO Jianbo, FENG Ming, MA Yuhu and BAI Yunlai Northwest Branch, PetroChina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730020.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6)
[3]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李文厚 ;
庞军刚 ;
曹红霞 ;
肖丽 ;
王若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3) :501-506
[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J].
白清华 ;
柳益群 ;
樊婷婷 .
西北地质, 2009, 42 (02) :100-107
[5]   鄂尔多斯盆地长10段沉积相研究 [J].
郑勇 ;
曹红霞 ;
曾明 ;
毕磊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 35 (03) :84-85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油层组勘探潜力分析 [J].
周进高 ;
姚根顺 ;
邓红婴 ;
辛勇光 ;
胡恒 ;
郑兴平 ;
宫清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289-293
[7]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分析 [J].
梁积伟 ;
肖丽 ;
高小林 ;
杨文明 .
西北地质, 2008, (02) :81-86
[8]   鄂尔多斯盆地长武探区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 [J].
赵先超 ;
田景春 ;
王峰 ;
肖玲 .
安徽地质, 2008, (01) :1-7
[9]   豫西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油房庄组遗迹组构及其环境解释 [J].
齐永安 ;
胡斌 ;
张国成 ;
龚一鸣 .
沉积学报, 2007, (03) :372-379
[10]  
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探讨[J]. 张文正,杨华,傅锁堂,昝川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