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境内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早侏罗世走滑的古地震证据

被引:40
作者
乔秀夫
李海兵
王思恩
郭宪璞
司家亮
宗文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地震; 早侏罗世; 软沉积物液化变形; 球-枕构造;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M<7。乌恰盆地内早侏罗世的古地震活动表明,控制盆地形成与分布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在早侏罗世时期发生了强烈的右旋走滑运动。侏罗纪以来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制约着乌恰盆地中的油气运移和聚集。
引用
收藏
页码:721 / 7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阿尔金断裂带康西瓦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滑移速率及其大地震复发周期的探讨 [J].
李海兵 ;
JVan der Woerd ;
孙知明 ;
ASMriaux ;
PTapponnier ;
FJRyerson ;
司家亮 ;
潘家伟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197-213
[2]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古地震与古地理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古地理学报, 2007, (04) :337-352
[3]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J].
魏垂高 ;
张世奇 ;
姜在兴 ;
朱井泉 .
地质学报, 2007, (06) :827-833+866
[4]  
Mesoproterozoic Earthquake Events and Breakup of the Sino-Korean Plate.[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7, 03
[5]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南端构造转换及其新生代区域构造响应 [J].
李江海 ;
蔡振忠 ;
罗春树 ;
耿玉海 .
地质学报, 2007, (01) :23-31
[6]   黄骅坳陷古近纪地震事件沉积研究 [J].
杨萍 ;
杜远生 ;
徐亚军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11-1714+1789
[7]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湖泊地震涌浪记录的新发现 [J].
杨剑萍 ;
王亚丽 ;
查明 ;
牟雪梅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15-1720+1790
[8]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J].
袁静 ;
陈鑫 ;
田洪水 .
沉积学报, 2006, (05) :666-671
[9]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基山砂体地震作用成因新论 [J].
杨剑萍 ;
查明 ;
牟雪梅 ;
王辉 .
沉积学报, 2006, (04) :488-495
[10]   新疆博格达地区早二叠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弧后碰撞前陆盆地地震记录 [J].
张传恒 ;
刘典波 ;
张传林 ;
王自强 .
地学前缘, 2006, (04) :25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