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之实证研究——以刑法修正案为样本的统计学分析

被引:14
作者
秦前红
刘怡达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基本法律修改权; 刑法修正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104 ;
摘要
自现行《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有诸多基本法律的修改实践。以刑法修正案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之行使存在诸多"失范"的问题:现有的九部刑法修正案已经难以用"部分补充和修改"来定义,以及刑法修正案当中的诸多内容致使刑法基本原则的实现程度降低。基本法律修改权行使的此般"失范"问题,乃是立法在促成民主与效率价值时出现偏颇所致。故而,欲使此项权力行使由"失范"回归"规范",亦须在立法民主与立法效率之间寻得平衡,即将基本法律作一类型化,对于偏重立法民主的部门法律,其制定与修改皆只能由全国人大为之;对于偏重立法效率的部门法律,则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修改。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J].
刘宪权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86-97
[3]   恐怖主义与刑法规范 [J].
刘仁文 .
中国法律评论, 2015, (02) :168-174
[4]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J].
何荣功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523-547
[5]   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行使的实证分析 [J].
易有禄 .
清华法学, 2014, 8 (05) :114-127
[6]   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宪法地位 [J].
韩大元 .
法学评论, 2013, 31 (06) :3-17
[7]   构成要件论:罪刑法定与机能权衡 [J].
蔡桂生 .
中外法学, 2013, 25 (01) :133-153
[8]   刑法的修改:轨迹、应然与实然——兼及对刑法修正案(八)的评价 [J].
邢馨宇 ;
邱兴隆 .
法学研究, 2011, 33 (02) :19-35
[9]   再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律修改权 [J].
林彦 .
法学家, 2011, (01) :1-8+176
[10]   论不确定法律概念与处罚法定原则的冲突和协调 [J].
王青斌 .
法学评论, 2011, 29 (01)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