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以大别山试验区为例

被引:21
作者
王凯 [1 ]
甘畅 [1 ]
尹建军 [2 ]
王梦晗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旅游扶贫效率; 空间演化; SBM模型; 大别山试验区;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8.03.00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旅游扶贫效率作为旅游扶贫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借助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测算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综合运用G指数、标准差椭圆、重心轨迹,对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呈先降低后提升的态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扶贫效率空间异质性显著,热点地区持续集聚,形成以新洲区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冷点地区跃迁活跃,形成以麻城市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扶贫效率总体格局呈西北—东南走向,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主方向呈先扩张后敛缩态势,次方向始终呈极化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 [J].
汪侠 ;
甄峰 ;
沈丽珍 ;
吴小根 .
地理研究, 2017, 36 (12) :2355-2368
[3]   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 [J].
曹妍雪 ;
马蓝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9) :91-97
[4]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J].
游达明 ;
邸雅婷 ;
姜珂 .
软科学, 2017, 31 (08) :71-75+85
[5]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 [J].
冯伟林 ;
陶聪冲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 (06) :157-163
[6]   甘肃陇东南地区旅游扶贫效率的实证分析 [J].
高雪莲 ;
丁文广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 (03) :85-92
[7]   中国乡村旅游业扶贫效率研究 [J].
李烨 .
农村经济, 2017, (05) :72-78
[8]   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路径转向研究 [J].
沈涛 ;
朱勇生 ;
吴建国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5) :124-129
[9]   生态移民户与非移民户的生计对比——以遗产旅游地武陵源为例 [J].
王凯 ;
李志苗 ;
易静 .
资源科学, 2016, 38 (08) :1621-1633
[10]   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 [J].
龙祖坤 ;
杜倩文 ;
周婷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