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确认

被引:75
作者
潘剑锋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调解协议; 诉调对接; 司法确认; 非讼程序;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1.03.009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司法确认是诉调对接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制度创新。通过司法确认程序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赋予司法确认书执行力,其依据在于特定民事权益的可处分性、当事人的合意和程序的正当性;司法确认程序从性质上讲应当属于非讼程序,该制度建立的目的在于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保障,而不是以司法"替代"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协议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应当主要是当事人的自觉履行,而不应是通过司法确认取得确认书之后的国家强制执行。目前法律与司法解释对司法确认程序只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由此引发的诸如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适用案件类型、审查范围、效力与救济等问题都有待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传统与超越: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再解读 [J].
张永进 .
实事求是, 2011, (01) :87-91
[2]   诉调对接中的司法确认制度解析 [J].
刘辉 ;
姜昕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6) :110-112
[3]   诉外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探析——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背景的分析 [J].
杨雅妮 .
青海社会科学, 2010, (06) :216-219
[4]   司法确认的诉调对接试验及其法治完善 [J].
姚小林 .
法治研究, 2010, (08) :98-101
[5]  
定西法院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调研报告[J]. 杨磊,曹焱.司法改革论评. 2010(00)
[6]  
《纠纷化解在诉前》专题报道之一 诉前司法确认之定西样本[J]. 连继民,王健.民主与法制. 2009(20)
[7]   关于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制度活力的思考 [J].
谭世贵 ;
李建波 .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05) :139-143
[8]   《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J].
卫彦明 ;
向国慧 .
人民司法, 2009, (17) :28-32
[9]   “诉调对接”的理论透视及制度建构——司法救济与社会救济的互补性研究 [J].
冯伟 ;
舒秋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73-79
[10]   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之探究 以定西法院为例 [J].
窦颖蓉 .
法律适用, 2008, (Z1)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