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格达山隆升时间初步分析

被引:42
作者
孙国智
柳益群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关键词
博格达山; 隆升时间; 中侏罗世; 沉积相; 重矿物; 岩屑成分;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3.003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博格达山横亘于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关于博格达山的隆升时间一直是一个具重要意义而又长期争议的问题。综合分析前人及研究区资料认为:早石炭—中二叠世博格达地区以拉张环境为主;在晚二叠—早三叠世,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形态、成分变化等特征以及地层接触关系表明博格达山初次隆升;中侏罗世,台北凹陷的沉积相、ZTR指数以及砂岩岩屑成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表明西山窑组晚期博格达山再次隆升,并向吐—哈盆地提供物源,但喜山运动期间博格达山隆升幅度最大,铸成了现今的盆山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新疆博格达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剥露史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马永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07-1517
[2]  
西部古弧形带中浅层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探讨[J]. 任忠跃,付国斌,王志勇,杜向荣,杨爱生,邵建萍.吐哈油气. 2006(02)
[3]  
西部古弧形带中浅层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探讨[J]. 任忠跃,付国斌,王志勇,杜向荣,杨爱生,邵建萍.吐哈油气. 2006 (02)
[4]   博格达裂谷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年代学与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王银喜 ;
顾连兴 ;
张遵忠 ;
吴昌志 ;
张开均 ;
李惠民 ;
杨杰东 .
岩石学报, 2006, (05) :1215-1224
[5]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碎屑成分特征及其对构造属性、盆山格局的指示意义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吴朝东 ;
张志诚 ;
王美娜 ;
袁庆东 .
地质学报, 2006, (02) :196-209
[6]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白垩纪以来剥露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朱文斌 ;
舒良树 ;
万景林 ;
孙岩 ;
王锋 ;
赵忠岩 .
地质学报, 2006, (01) :16-22
[7]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J].
李锦轶 ;
何国琦 ;
徐新 ;
李华芹 ;
孙桂华 ;
杨天南 ;
高立明 ;
朱志新 .
地质学报, 2006, (01) :148-168
[8]  
新疆博格达山裂变径迹年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沈传波,梅廉夫,刘麟,汤济广,周锋.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S2)
[9]   利用储集砂岩微观特征进行物源分析——以吐哈盆地鄯勒地区为例 [J].
李森明 ;
李蓬 ;
孙惠萍 ;
王天鹏 ;
陶宏洲 ;
倪联斌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6) :54-56
[10]   新疆博格达山初始隆升时间的地层学标定 [J].
张传恒 ;
刘典波 ;
张传林 ;
王自强 ;
余琪祥 .
地学前缘, 2005, (01) :29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