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溪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居民点的空间关系

被引:1
作者
邱洋 [1 ]
陈志强 [1 ,2 ]
陈志彪 [1 ,2 ]
机构
[1]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NDVI; 缓冲区; 朱溪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典型流域福建省长汀县朱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3年和2011年的SPOT-5遥感影像,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两个年份的植被覆盖度数据.最后以居民点为中心,300 m为间隔向周围依次做缓冲区,进一步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居民点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1年间,流域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降低了22.29%,而较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植被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6.99%和17.3%;全流域以改善为主的植被面积达到2 416.65 h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3.85%.朱溪流域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研究区域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显示出明显的成效.距离居民点0~1 200 m和2 100~2 400 m缓冲区范围内,植被状况以改善为主;而距离居民点1 200~2 100 m缓冲区范围内,植被覆盖有退化的趋势.随着居民点的距离增加,植被覆盖状况呈现出由好转差再转好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 [J].
李学梅 ;
任志远 ;
张翀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90-1394
[2]   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肥力质量与人为活动可达性的空间关系——以福建长汀县朱溪流域为例 [J].
陈志强 ;
陈志彪 ;
陈海滨 ;
陈丽慧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01) :103-107
[3]   基于NDVI的三江源地区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J].
李辉霞 ;
刘国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495-5504
[4]   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恢复影响的空间格局——以陕西省为例 [J].
周洪建 ;
王静爱 ;
岳耀杰 ;
李睿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847-4856
[5]   基于ETM+图像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 [J].
顾祝军 ;
曾志远 ;
史学正 ;
郑伟 ;
张振龙 ;
胡子付 .
生态环境, 2008, (02) :771-776
[6]   朱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效应 [J].
岳辉 ;
陈志彪 .
福建地理, 2003, (01) :6-8
[7]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J].
詹小国 ;
王平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1, (02) :41-44
[8]   植被覆盖与土壤水分的动力学模型 [J].
卢敬华 ;
陈伟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3) :23-30
[9]  
红壤侵蚀区植被因子提取及小流域水土流失快速监测方法[D]. 黄坤.福建师范大学. 2011
[10]  
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 李苗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