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陶希 [1 ]
刘佳 [1 ]
邓景贵 [1 ]
卢伟 [2 ]
何娟 [1 ]
宋红 [1 ]
机构
[1]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神经康复科,湖南省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心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焦虑; 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精神心理评定,以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SS)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用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13.33%、13.13%及20.62%,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11.71%和15.30%,MBI评分提高40.8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33.60%、35.66%及26.23%,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34.64%和20.26%,MBI评分提高40.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AMA、精神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体性焦虑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差异并不明显,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焦虑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12.00%,抑郁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9.52%,两组间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精神性焦虑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宁群 ;
黄小波 ;
陈文强 ;
陈玉静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07)
[2]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抑郁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J].
张小乔 ;
李鹂 ;
霍江涛 ;
潘庆敏 ;
严洁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05)
[3]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J].
田锦勇 ;
胡晓 ;
王菊 ;
陈戈雨 ;
陈杨 ;
戴宏 .
重庆医学, 2010, 39 (16) :2161-2163
[4]   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J].
王宁群 ;
李宗信 ;
黄小波 ;
陈文强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05) :455-457
[5]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J].
王厹东 ;
蔡定芳 ;
李文伟 ;
张卫国 ;
徐定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7, 40 (02) :99-99
[6]   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J].
郑凯 ;
史庭慧 ;
刘晓晴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11) :1005-1007
[7]   神经递质与焦虑动物模型附视频 [J].
胡秦 ;
刘新民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6, (10) :635-638
[8]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陈运平 ;
梅元武 ;
孙圣刚 ;
包敏 ;
俞善纯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12) :724-727
[9]   焦虑症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的关系 [J].
孙达 ;
李惠春 ;
占宏伟 ;
刘洪彪 .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5, (03) :148-150
[10]   抑郁障碍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 [J].
胡纪泽 ;
吴东辉 ;
刘仁刚 ;
丁树明 ;
冯征 ;
董松玉 ;
曹长安 ;
胡赤怡 ;
林雄标 ;
舒明跃 ;
吴怀安 ;
方莉 ;
唐卓如 ;
包刚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02)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