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东部凹陷上白垩统泰州组沉积相

被引:6
作者
陆英 [1 ]
孙自明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苏北盆地; 东部凹陷; 上白垩统; 泰州组;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北盆地是在晚白垩世发育起来的箕状断陷盆地。上白垩统泰州组(K2t)为东部凹陷发育初期形成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地层,自下而上总体构成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区内52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泰州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及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识别出7种亚相和12种微相。泰州组分为两段,泰州组一段沉积早、中期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转变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泰州组二段早期为深湖—半深湖沉积,中晚期为浅湖亚相。伴随湖平面的反复升降,表现出明显的多旋回性。研究区泰州组一段表现为典型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通过进一步研究泰州组一段各沉积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及演变特征,指出在梁垛—安丰—李堡一带沉积砂体发育,是油气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J].
周洪瑞 ;
王训练 ;
刘智荣 ;
邓宏文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187-198
[2]   苏北盆地3种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砂体储集性能对比 [J].
钟思瑛 ;
邵先杰 ;
廖光明 ;
陈志香 ;
王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26-30
[3]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王居峰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45-58
[4]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J].
陈元壮 ;
吴明荣 ;
刘洛夫 ;
雷声刚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419-433
[5]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6]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康仁华 ;
刘魁元 ;
赵翠霞 ;
金平信 ;
彭德堂 ;
罗顺社 ;
李维锋 ;
高振中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19-29
[7]   苏北盆地沉积环境演变及其构造背景 [J].
陈友飞 ;
严钦尚 ;
许世远 .
地质科学, 1993, (02) :151-160
[8]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
[9]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于兴河编著, 2002
[10]  
SedimentaryfaciesoftheShahejieFormationofPaleogeneinDongyingSag,JiyangDepression .2 WangJufeng. JournalofPalaeogeograph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