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太行山东麓一次强对流冰雹云结构的观测分析
被引:20
作者:
范皓
[1
,2
]
杨永胜
[1
,2
]
段英
[2
,3
]
许焕斌
[4
]
刘黎平
[5
]
耿飞
[1
,2
]
机构:
[1] 邢台市气象局
[2]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强雹云;
悬挂回波;
大冰雹形成机制;
动力结构模型;
太行山东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2 [人工防雹];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在冰雹发生区获取的综合观测资料,从强对流单体出现的天气背景、降雹特征、雷达回波演变、大冰雹的形成机制及动力结构等方面对201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于太行山东麓的一次强对流单体降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午后不稳定能量的增大形成了有利的热力条件,低层风场的辐合扰动以及中层的冷空气侵入是产生本次强冰雹过程的触发因素。通过对雹云降雹时段雷达回波具有超长"悬挂回波"和对应大雹形成特征分析表明,云中存在着上、中、下相互衔接的0线(域),主上升气流2次逆时针转弯增加了雹胚再入主上升气流区继续长成大雹的机会,据此勾画出了云体主上升气流框架及大冰雹的形成机制,表明冰雹在雹云中的生长有多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23 / 83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