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施肥对湖垸旱地作物产量及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被引:56
作者
段然 [1 ]
汤月丰 [2 ]
文炯 [2 ]
吴翠霞 [1 ]
彭长城 [2 ]
白玲玉 [1 ]
曾希柏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2] 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湖垸旱地; 减量施肥; 氮磷流失; 缓控释肥; 肥料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施肥];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探明洞庭湖区旱地生产中的氮磷盈余问题,利用在该区域连续两年的玉米油菜轮作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玉米:400 kg(N).hm 2,90 kg(P2O5).hm 2,135 kg(K2O).hm 2;油菜:180 kg(N).hm 2,65 kg(P2O5).hm 2,60 kg(K2O).hm 2]、常规施肥减氮15%、减氮30%、缓控释肥减氮30%+减磷20%、常规施肥减磷20%共5个处理下,玉米和油菜产量、氮磷肥利用率、氮磷径流损失量以及土壤氮磷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现有施肥水平下(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对玉米和油菜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缓控释肥减氮30%+减磷20%处理下玉米和油菜对氮磷养分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其中氮素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处理两年平均提高7.96%和4.89%、磷素利用率提高2.02%和2.56%;同时,减量施肥各处理下氮磷径流损失量与常规处理比较,分别减少3.54%29.36%和7.14%35.71%;试验期内,减量施肥下土壤全量氮磷及硝态氮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根据本研究结果,各施肥处理中,以缓控释肥减氮30%+减磷20%处理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地区旱地作物合理施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洞庭湖区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张爱平 ;
刘汝亮 ;
杨世琦 ;
张晴雯 ;
李友宏 ;
杨正礼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3) :555-562
[2]   氮肥减量后移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J].
邹晓锦 ;
张鑫 ;
安景文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06) :25-29
[3]   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刘晓轻 ;
马友华 ;
王桂苓 ;
孙丽 ;
汪丽婷 ;
朱小红 ;
胡善宝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 28 (05) :121-124
[4]   洞庭湖红壤坡地减氮控磷对玉米产量和径流氮磷的影响 [J].
李恩尧 ;
邱亚群 ;
彭佩钦 ;
侯红波 ;
李裕元 ;
任可爱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4) :32-35
[5]   施肥与耕作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J].
王云 ;
徐昌旭 ;
汪怀建 ;
谢志坚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3) :500-507
[6]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油菜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J].
王道中 ;
孟志伟 ;
郭熙盛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8) :9461-9462
[7]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土壤氮的影响 [J].
云鹏 ;
高翔 ;
陈磊 ;
卢昌艾 ;
张金涛 ;
刘荣乐 ;
汪洪 ;
林国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567-574
[8]   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J].
叶东靖 ;
高强 ;
何文天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552-558
[9]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赵士诚 ;
裴雪霞 ;
何萍 ;
张秀芝 ;
李科江 ;
周卫 ;
梁国庆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492-497
[10]   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J].
彭华 ;
纪雄辉 ;
刘昭兵 ;
石丽红 ;
田发祥 ;
李洪顺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526-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