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储层成因地质分析
被引:54
作者:

张荣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张惠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寿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沈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李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成因;
演化模式;
下白垩统;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以细-中粒岩屑砂岩为主夹少量长石岩屑砂岩,杂基为铁泥质和泥质(2%~10%),胶结物以方解石(3%~15%)为主。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不含高岭石,伊/蒙混层中的蒙皂石含量一般为(15~20)%;主要孔隙组合为残余原生粒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占储集空间总量的(50~90)%,其次为构造缝—溶蚀孔,主要的孔隙类型为溶蚀孔和裂缝,总体属于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综合分析认为:阶段性的前陆构造逆冲推覆作用对沉积旋回性、水体盐度变化及物源区距离变化的控制至关重要;构造活跃期扇三角洲前缘环境中形成的差分选中-粗砂岩、近源快速堆积造成的高岩屑含量、干旱咸湖导致的高碳酸盐胶结和早成岩期相对深埋—后期持续快速深埋压实作用,是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的主要成因;而较优质储层是构造平缓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环境中形成的分选好的中-细砂岩、早期表生溶蚀及弱碳酸盐胶结作用、早期构造破裂的复合作用及其叠加效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碎屑成份特征与构造期次附视频
[J].
方世虎
;
贾承造
;
宋岩
;
郭召杰
;
袁述武
;
王绪龙
.
地质科学,
2007, (04)
:753-765

方世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述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绪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白垩纪以来库车坳陷碎屑重矿物组成变化
[J].
李双建
;
石永红
;
王清晨
;
李忠
.
地质科学,
2007, (04)
:709-721

李双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清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新疆库车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代的构造演化附视频
[J].
金文正
;
汤良杰
;
王清华
;
万桂梅
;
杨文静
;
余一欣
;
彭更新
.
地质科学,
2007, (03)
:444-454

金文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汤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王清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文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余一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彭更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4]
一幕完整的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地层记录:库车坳陷下白垩统
[J].
王家豪
;
王华
;
陈红汉
;
严德天
;
赵忠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6)
:31-3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红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严德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盆山格局演化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贾承造
;
张志诚
;
王绪龙
;
王美娜
.
地质科学,
2006, (04)
:648-662

方世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郭召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贾承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志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绪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美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6]
砂岩碎屑组份变化对库车坳陷和南天山盆山演化的指示
[J].
李双建
;
王清晨
;
李忠
;
王道轩
.
地质科学,
2006, (03)
:465-47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清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白垩系沉积储层特征分析
[J].
张丽娟
;
李多丽
;
孙玉善
;
程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55-360

张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多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孙玉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
塔里木库车盆地中生代原型分析
[J].
何光玉
;
赵庆
;
李树新
;
雷刚林
;
齐英敏
;
谢会文
.
地质科学,
2006, (01)
:44-53

何光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树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乌鲁木齐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雷刚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齐英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谢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9]
盐湖环境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高孔隙带形成的影响
[J].
王生朗
;
任来义
;
王英
;
李继东
;
何锋
;
王欲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47-49

王生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任来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继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何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欲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10]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
[J].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2002, (04)
:453-461

吴根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