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27
作者
吴云鹏 [1 ]
张业伦 [1 ]
肖永贵 [1 ]
阎俊 [1 ]
张勇 [1 ]
张晓科 [1 ]
张利民 [2 ]
夏先春 [1 ]
何中虎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2] 焦作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蛋白质含量; 和面时间; 8分钟带宽; 峰值粘度; 稀懈值; 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发掘重要性状的QTL及其分子标记进行小麦品质分子改良。【方法】采用PH82-2/内乡188杂交后代240个F5:6家系,按照Latinizedα-lattice设计,2004~2005年度分别种植在河南焦作、安阳和山东泰安。对籽粒蛋白质含量、Zeleny沉降值、和面时间、8分钟带宽、峰值粘度和稀懈值进行测定,利用188个SSR标记和4个蛋白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上述6个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出3个QTL,分布在3A、3B染色体上。在1B、1D和3B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控制Zeleny沉降值的QTL,其中位于1B和1D染色体上的QTL在3个地点均检测到,可解释5.5%~17.6%表型变异。发现3个控制和面时间的QTL,分布在1B和1D染色体上,在3个地点均能检测到,贡献率为7.9%~55.3%;检测出8分钟带宽的QTL5个,其中1B和1D染色体上的QTL在3种环境下均能检测到,贡献率为11.7%~33.9%。发现峰值粘度QTL4个,分布在1A、1B、3A和7B染色体上;检测出稀懈值QTL5个,位于1B、4A、5B、6B和7A染色体上。1B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Zeleny沉降值、和面时间、8分钟带宽、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的QTL,与最近标记Glu-B3j连锁距离为0.1~0.8cM,说明1BL/1RS易位对这些性状有重要影响;1D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Zeleny沉降值、和面时间和8分钟带宽的QTL,与最近的标记Dx5+Dy10连锁距离为2.5~3.3cM,表明Dx5+Dy10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这3个性状影响很大。和面时间和8分钟带宽位于1B和1D染色体的QTL以及稀懈值位于1B染色体上的QTL在3个地点均能检测到,具有环境稳定性。【结论】本研究定位的品质性状的标记可作为小麦品质分子育种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小麦GMP含量发育动态的QTL定位 [J].
李卫华 ;
尤明山 ;
刘伟 ;
徐杰 ;
刘春雷 ;
李保云 ;
刘广田 .
作物学报, 2006, (07) :995-1000
[2]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J].
何中虎 ;
晏月明 ;
庄巧生 ;
张艳 ;
夏先春 ;
张勇 ;
王德森 ;
夏兰芹 ;
胡英考 ;
蔡民华 ;
陈新民 ;
阎俊 ;
周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091-1101
[3]   普通小麦籽粒黄色素含量的QTL分析 [J].
张立平 ;
阎俊 ;
夏先春 ;
何中虎 ;
Mark W Sutherland .
作物学报, 2006, (01) :41-45
[4]   普通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QTL分析 [J].
张立平 ;
葛秀秀 ;
何中虎 ;
王德森 ;
闫俊 ;
夏先春 ;
Mark W Sutherland .
作物学报, 2005, (01) :7-10
[5]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J].
刘丽 ;
周阳 ;
何中虎 ;
阎俊 ;
张艳 ;
Pea R J .
作物学报, 2004, (10) :959-968
[6]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 [J].
刘丽 ;
周阳 ;
何中虎 ;
王德森 ;
张艳 ;
Pea R.J.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1) :8-14
[7]  
Molecular detection of QTLs for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 in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wo Canadian wheats ( Triticum aestivum L.)[J] . X. Q. Huang,S. Cloutier,L. Lycar,N. Radovanovic,D. G. Humphreys,J. S. Noll,D. J. Somers,P. D. Brow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6 (4)
[8]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analysis of wheat quality traits[J] . Euphytica . 2006 (1)
[9]   Milling quality and protein properties of autumn-sown Chinese wheats evaluated through multi-location trials [J].
Yan Zhang ;
Yong Zhang ;
Zhonghu He ;
Guoyou Ye .
Euphytica, 2005, 143 :209-222
[10]  
Effect of environment and genotype on bread-making quality of spring-sown spring wheat cultivars in China[J] . Zhang Yong,He Zhonghu,Guoyou Ye,Zhang Aimin,Maarten Ginkel.Euphytica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