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的成像测井评价及裂缝预测

被引:37
作者
牛虎林 [1 ]
胡欣 [2 ]
徐志强 [2 ]
王立 [3 ]
刘运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2]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3] 不详
关键词
基岩油藏; 裂缝; 成像测井; 储层非均质性; 储层评价; 储层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为了实现对基岩油气藏的储层精细评价和裂缝预测,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资料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研究区的7口井进行了裂缝及孔洞分析、现今地应力与裂缝有效性分析和储层裂缝定量评价,综合预测了裂缝发育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变质岩地层中基本以基岩内幕油气藏为主;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和北东东—南西西向;裂缝的主要走向与古潜山主断层走向大致平行,属纵裂缝;裂缝主要发育在东西两侧靠近断层、近源的构造陡坡上的硬脆性变质岩段。此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西部盆地挤压逆冲构造带低角度裂缝的成因及意义 [J].
曾联波 ;
王正国 ;
肖淑容 ;
张贵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56-60
[2]   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J].
曾联波 ;
漆家福 ;
王永秀 .
石油学报, 2007, (04) :52-56
[3]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 [J].
黄继新 ;
彭仕宓 ;
王小军 ;
肖昆 .
石油学报, 2006, (06) :65-69
[4]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J].
周心怀 ;
项华 ;
于水 ;
王刚 ;
姚长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7-20
[5]   太古界变质岩储集层测井资料综合评价 [J].
朱留方 ;
吴海燕 ;
翟勇 .
天然气工业, 2005, (11) :39-42+148
[6]   古潜山裂缝性油藏储层参数横向预测 [J].
陈钢花 ;
王学军 ;
王永刚 ;
朱家俊 ;
杨海霞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32-35+40
[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大型隐蔽油藏成藏机理探讨 [J].
闫相宾 ;
张涛 .
地质论评, 2004, (04) :370-376
[8]   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判别准则 [J].
张流 ;
周永胜 .
石油学报, 2004, (04) :33-37
[9]   古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评价 [J].
王学军 ;
陈钢花 ;
张家震 ;
朱家俊 ;
杨海霞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25-27+35
[10]   利用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裂隙发育参数的方法研究 [J].
肖丽 ;
范晓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559-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