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与分布规律

被引:129
作者
李阳
范智慧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缝洞系统; 发育模式; 分布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特殊型油藏。区域构造演化与古岩溶发育关系密切,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裸露风化壳岩溶作用是塔河岩溶储集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塔里木盆地北缘一间房、硫磺沟、三道班和五道班等地区奥陶系古岩溶露头地质调查及塔河油田储集体发育特征揭示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存在地下河系统型、岩溶洞穴型和溶蚀孔缝型3大类型的缝洞系统发育模式。地下河系统和岩溶洞穴是最主要的储集体类型。断裂带附近是缝洞系统发育的密集带;古地貌控制了缝洞系统的平面分布,岩溶台地内的峰丛洼地区溶洞最发育,其次以岩溶缓坡内的丘峰洼地区和丘丛垄脊槽谷区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程度高;垂向上溶洞发育具有明显分带性,表层岩溶带是最重要的岩溶发育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J].
漆立新 ;
云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1-12
[2]   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预测的难点与对策 [J].
吴欣松 ;
魏建新 ;
昌建波 ;
韩剑发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6) :16-21
[3]   中国古生代碳酸盐岩古岩溶储集特征与油气分布 [J].
康玉柱 .
天然气工业, 2008, (06) :1-12+141
[4]  
塔里木盆地断裂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J]. 吕修祥,杨宁,周新源,杨海军,李建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5]   塔里木盆地“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及其应用 [J].
庞雄奇 ;
高剑波 ;
吕修祥 ;
孟庆洋 ;
王英民 ;
姜振学 ;
刘洛夫 .
石油学报, 2008, (02) :159-166+172
[6]   应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层连通性——以塔河油田四区为例 [J].
周波 ;
蔡忠贤 ;
李启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770-772
[7]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古地貌研究 [J].
康志宏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5) :522-525
[8]   古潮湿环境下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结构模式——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为例 [J].
黄成毅 ;
邹胜章 ;
潘文庆 ;
夏日元 ;
刘静江 ;
唐建生 .
中国岩溶, 2006, (03) :250-255
[9]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潜山油气运聚及分布机理 [J].
吴东胜 ;
张玉清 ;
刘少华 ;
何幼斌 ;
刘学锋 .
石油学报, 2006, (05) :41-45
[10]   塔里木盆地构造-沉积波动过程 [J].
金之钧 ;
张一伟 ;
陈书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6) :5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