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被引:15
作者
曹小玉 [1 ]
杨文龙 [1 ]
刘悦翠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马尾松; 龄组; 碳贮量; 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湖南省不同年龄阶段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分别是120.47、161.18t.hm-2和187.29t.hm-2,乔木层占总碳贮量的比重分别是16.23%、34.09%和38.81%,且表现为乔木层幼林碳贮量增长迅速,中龄林以后长势降低,从乔木层各部分器官碳贮量的分配来说,枝条、树干和根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树皮和树叶则相反。土壤层占总碳贮量的比重分别是81.18%、62.93%和59.06%,可见,土壤层是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主体,含碳量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减少,且主要集中在土壤的表层,其中0~40cm的碳贮量贡献最大。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贮量的积累与林龄的变化并不一致。中龄林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碳贮量最大,成熟林次之,幼龄林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145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和碳密度 [J].
任军辉 ;
刘建军 ;
刘斌 ;
张宇钰 ;
杜承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05) :108-110
[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杨晓菲 ;
鲁绍伟 ;
饶良懿 ;
耿绍波 ;
曹晓霞 ;
高东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 (03) :73-78
[3]   贵州省人工马尾松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方程研建 [J].
曾伟生 ;
夏忠胜 ;
朱松 ;
罗洪章 .
林业科学, 2011, 47 (03) :96-101
[4]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固碳增量 [J].
张鹏超 ;
张一平 ;
杨国平 ;
郑征 ;
刘玉洪 ;
谭正洪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6) :1047-1053
[5]   黄土高原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 [J].
杨晓梅 ;
程积民 ;
孟蕾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 8 (02) :41-45+58
[6]   天山云杉林碳储量研究 [J].
包艳丽 ;
牛树奎 ;
张国林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9) :113-117
[7]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J].
刘华 ;
雷瑞德 ;
侯琳 ;
王富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3) :133-140
[8]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J].
张国庆 ;
黄从德 ;
郭恒 ;
邓彪 ;
杨和芳 .
浙江林业科技, 2007, (06) :10-14
[9]   马尾松林碳储量成熟问题初探 [J].
史大林 ;
郑小贤 .
林业资源管理, 2007, (04) :34-37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人工林的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J].
贺亮 ;
苏印泉 ;
季志平 ;
辛占良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4)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