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香日德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被引:64
作者
罗明非 [1 ]
莫宣学 [1 ]
喻学惠 [1 ]
李小伟 [1 ]
黄雄飞 [1 ]
于峻川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花岗岩; MASH过程; 拆沉作用; 香日德地区; 东昆仑东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东昆仑地区广泛分布了大量花岗岩。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东昆仑地区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两个时期。本文提供了香日德地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数据和全岩化学,稀土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结合前人对该区不同时期花岗岩的研究成果,对香日德晚三叠世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东昆仑东段香日德地区的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分别形成于223.2±1.7Ma和220.6±1.5Ma,属晚三叠世花岗岩浆作用的产物。根据该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别是A/CNK比值),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和K)和轻稀土(LRE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和P),以及岩石具有相对高的Isr值(0.70820~0.71148)和相对低的εNd(t)值为-6.4-3.6和较古老的模式年龄t2DM(1.5~1.7Ga)等地球化学特征,论证了该花岗岩的成因,指出香日德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起源和成因与碰撞后的背景下岩石圈的拆沉诱发的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有关,晚三叠世花岗岩岩浆作用是对自晚海西期以来幔源玄武质岩浆长期的底侵作用及地壳不断加厚的一种响应。它进一步证明在东昆仑地区,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一直持续到早三叠纪,至晚三叠世才全面转入陆内碰撞造山阶段。晚三叠世花岗岩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岩在暗色包体含量、岩浆混合作用的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可以用幔源物质贡献量的差异以及花岗质岩浆作用所经历的MASH过程的不同来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3229 / 32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东昆仑东段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陈有炘 ;
裴先治 ;
李瑞保 ;
李佐臣 ;
裴磊 ;
陈国超 ;
刘成军 ;
李小兵 ;
杨杰 .
地学前缘, 2013, 20 (06) :240-254
[2]   东昆仑中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J].
刘彬 ;
马昌前 ;
郭盼 ;
张金阳 ;
熊富浩 ;
黄坚 ;
蒋红安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 38 (05) :947-962
[3]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岩浆混合作用:以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闪长岩体为例 [J].
陈国超 ;
裴先治 ;
李瑞保 ;
李佐臣 ;
裴磊 ;
刘战庆 ;
陈有炘 ;
刘成军 .
中国地质, 2013, 40 (04) :1044-1065
[4]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哥日卓托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佐臣 ;
裴先治 ;
刘战庆 ;
李瑞保 ;
裴磊 ;
陈国超 ;
刘成军 ;
陈有炘 ;
高景民 ;
魏方辉 ;
吴树宽 ;
王银川 ;
杨杰 .
地质学报, 2013, 87 (08) :1089-1103
[5]   火成岩的晶体群与成因矿物学展望 [J].
罗照华 ;
杨宗锋 ;
代耕 ;
程黎鹿 ;
周久龙 .
中国地质, 2013, 40 (01) :176-181
[6]   东昆仑哈日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J].
宋忠宝 ;
张雨莲 ;
陈向阳 ;
江磊 ;
李东生 ;
舒晓峰 ;
栗亚芝 ;
李金超 ;
孔会磊 .
矿床地质, 2013, 32 (01) :157-168
[7]   东昆仑东段晚古生代—中生代若干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重大构造事件的响应 [J].
李瑞保 ;
裴先治 ;
李佐臣 ;
刘战庆 ;
陈国超 ;
陈有炘 ;
魏方辉 ;
高景民 ;
刘成军 ;
裴磊 .
地学前缘, 2012, 19 (05) :244-254
[8]  
Paleozoic and Mesozoic Basement Magmatisms of Eastern Qaidam Basin,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LA-ICP-MS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George GEHRELS.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2)
[9]   青海祁漫塔格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构造背景与成矿关系 [J].
张爱奎 ;
刘光莲 ;
莫宣学 ;
刘军培 ;
张文权 ;
陈海福 ;
李云平 .
西北地质, 2012, 45 (01) :9-19
[10]   青海祁漫塔格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意义 [J].
丰成友 ;
王松 ;
李国臣 ;
马圣钞 ;
李东生 .
岩石学报, 2012, 28 (02) :66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