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东段晚古生代—中生代若干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重大构造事件的响应

被引:99
作者
李瑞保 [1 ,2 ]
裴先治 [1 ,2 ]
李佐臣 [1 ,2 ]
刘战庆 [1 ,3 ]
陈国超 [1 ]
陈有炘 [1 ]
魏方辉 [1 ]
高景民 [1 ]
刘成军 [1 ]
裴磊 [4 ]
机构
[1]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不整合面; 晚古生代—中生代; 碰撞造山; 沉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和鉴定地壳运动特征的重要依据。通过大范围露头尺度和填图尺度不整合面的识别,结合不同时代地层沉积体系的特征及构造变形样式的对比研究,发现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由底到顶共发育有4个不同类型的不整合面,分别是上二叠统格曲组与上石炭统浩特洛哇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中三叠统希里可特组与闹仓坚沟组之间的微角度不整合面、上三叠统八宝山组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下侏罗统羊曲组与上三叠统八宝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这几个不同时代的不整合面分别代表了东昆仑东段晚古生代—中生代地质演化时期中特定的构造事件。其中,格曲组与浩特洛哇组角度不整合关系代表东昆仑造山带南缘阿尼玛卿—布青山古特提斯洋晚二叠世开始向北俯冲的构造事件;希里可特组与闹仓坚沟组微角度不整合关系与陆(弧)陆局部差异性初始碰撞的洋陆转换构造事件密切相关;八宝山组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角度不整合关系是东昆仑地区分布较广、意义重大的一个不整合面,代表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东昆仑地区陆(弧)陆全面碰撞的主造山构造事件,同时该期碰撞造山事件铸就了东昆仑及其周缘地区的基本构造格架。羊曲组与八宝山组之间平行不整合面则与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早期陆内演化过程中地壳垂向抬升事件相关。这些不整合面的厘定及其代表的相应构造事件对于合理建立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早古生代白日切特中酸性岩浆活动:来自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
刘战庆 ;
裴先治 ;
李瑞保 ;
李佐臣 ;
陈国超 ;
陈有炘 ;
高景民 ;
刘成军 ;
魏方辉 ;
王学良 ;
张刚 .
中国地质, 2011, 38 (05) :1150-1167
[2]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刘战庆 ;
裴先治 ;
李瑞保 ;
李佐臣 ;
陈有炘 ;
高景民 ;
刘成军 ;
王学良 ;
魏方辉 ;
张刚 ;
杨忠智 .
地质通报, 2011, 30 (08) :1182-1195
[3]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元古界小庙岩组的锆石U-Pb年龄 [J].
陈有炘 ;
裴先治 ;
李瑞保 ;
刘战庆 ;
李佐臣 ;
张晓飞 ;
陈国超 ;
刘智刚 ;
丁仨平 ;
郭俊锋 .
现代地质, 2011, 25 (03) :510-521
[4]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J].
陈守建 ;
李荣社 ;
计文化 ;
赵振明 ;
刘荣丽 ;
贾宝华 ;
张振福 ;
王国灿 .
中国地质, 2010, 37 (02) :374-393
[5]   东昆仑牦牛山组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J].
陆露 ;
吴珍汉 ;
胡道功 ;
Patrick J BAROSH ;
郝爽 ;
周春景 .
岩石学报, 2010, 26 (04) :1150-1158
[6]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J].
冯建赟 ;
裴先治 ;
于书伦 ;
丁仨平 ;
李瑞保 ;
孙雨 ;
张亚峰 ;
李佐臣 ;
陈有炘 ;
张晓飞 ;
陈国超 .
中国地质, 2010, 37 (01) :28-38
[7]   东昆仑都兰县可可沙地区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意义 [J].
张亚峰 ;
裴先治 ;
丁仨平 ;
李瑞保 ;
冯建赟 ;
孙雨 ;
李佐臣 ;
陈有炘 .
地质通报, 2010, 29 (01) :79-85
[8]   东昆仑南缘晚古生代地层组合、大地构造相及大地构造意义 [J].
王敏 ;
刘爱民 ;
戴传固 ;
黄勇 ;
陈厚国 ;
牟世勇 .
地质学报, 2009, 83 (11) :1601-1611
[9]   东昆仑哈拉尕吐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J].
孙雨 ;
裴先治 ;
丁仨平 ;
李瑞保 ;
冯建赟 ;
张亚峰 ;
李佐臣 ;
陈有炘 ;
张晓飞 ;
陈国超 .
地质学报, 2009, 83 (07) :1000-1010
[10]   东昆仑三叠系下、上浊积扇体的识别及研究意义 [J].
蔡雄飞 ;
刘德民 .
海洋地质动态, 2008, (06)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