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晚奥陶世礁丘中的蓝菌群落

被引:17
作者
王建坡 [1 ]
李越 [2 ]
张园园 [2 ]
杨海军 [3 ]
黄智斌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 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蓝菌; 礁丘; 上奥陶统; 良里塔格组; 巴楚;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疆巴楚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中红灰岩"中见蓝菌-绿藻形成的礁丘,常见3类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Renalcid和Ortonella,其中Renalcid包括Renalcis和Izhella。蓝菌群落所形成的微生物岩构造包括钙化的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叠层石和凝块石,对礁灰岩的建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灰泥物源、粘结颗粒和形成格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J].
李越 ;
黄智斌 ;
王建坡 ;
王志浩 ;
薛耀松 ;
张俊明 ;
张元动 ;
樊隽轩 ;
张园园 .
地层学杂志, 2009, (02) :113-122
[2]   礁滩分类以及在岩芯中的识别 [J].
张园园 ;
王建坡 ;
马俊业 ;
姚小刚 ;
王媛媛 ;
李启剑 ;
李越 .
古生物学报, 2009, 48 (01) :89-101
[3]   贺兰山地区中元古代微生物席成因构造——远古时期微生物群活动的沉积标识 [J].
史晓颖 ;
王新强 ;
蒋干清 ;
刘典波 ;
高林志 .
地质论评, 2008, (05) :577-586+721
[4]   新疆巴楚地区中上奥陶统生物礁群落古生态学 [J].
蔡习尧 ;
吴亚生 ;
姜红霞 ;
邹建斌 .
地质学报, 2008, (08) :1046-1051+1161
[5]   新疆巴楚中奥陶统上部一间房组瓶筐石礁丘的演化意义 [J].
李越 ;
王建坡 ;
沈安江 ;
黄智斌 .
古生物学报, 2007, (03) :347-354
[6]  
Microbialite of anoxic condition from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 Guizhou,China[J]. WU YaSheng1,JIANG HongXia1,YANG Wan2 & FAN JiaSong1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2 Department of Geology,Wichita State University,1845 Fairmount,Wichita,KS 67260,US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7)
[7]   从席底构造到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沉积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 [J].
梅冥相 ;
高金汉 ;
孟庆芬 .
现代地质, 2006, (03) :413-422
[8]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研究的新进展 [J].
熊剑飞 ;
武涛 ;
叶德胜 .
古生物学报, 2006, (03) :359-373
[9]   从塔北隆起奥陶纪钙藻化石探讨奥陶纪的古环境 [J].
范嘉松 ;
吴亚生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4, (03) :251-266
[10]   前寒武纪叠层石命名和分类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J].
曹瑞骥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02)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