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措施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顾炽明
黄婷苗
郑险峰
侯仰毅
王朝辉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用量; 籽粒产量; 养分吸收; 冬小麦;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3.10.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关中地区秸秆还田措施下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相同区域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氮肥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周麦23"为供试材料,进行一季以5个氮肥用量(0,84,168,252,336kg/hm2)为主处理、秸秆还田与否为副处理的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秸秆还田措施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地上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在低施氮量(<168kg/hm2)下,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有降低趋势,在高施氮量(>252kg/hm2)下,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呈现为相同施氮量下,秸秆还田处理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3.29%24.46%和15.04%30.05%。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籽粒、茎叶和颖壳中的氮素含量及茎叶和颖壳中的钾素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颖壳磷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降低趋势,籽粒中钾素含量受施氮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下,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籽粒的磷素及钾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氮肥配合秸秆还田能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秸秆还田配施适量的氮肥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趋势,秸秆还田后氮肥施用量应高于非秸秆还田的田块,但考虑到生产成本及潜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关中地区冬小麦施氮量不宜高于336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施氮对秸秆还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张亮 ;
黄婷苗 ;
郑险峰 ;
顾炽明 ;
王朝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1) :49-54
[2]   长期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分运动与热力学函数关系初探 [J].
刘思春 ;
张红 ;
吕家珑 ;
王永一 ;
郭文龙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9) :1791-1798
[3]   关中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J].
沈海军 ;
祝飞华 ;
顾炽明 ;
郑险峰 ;
张向茹 ;
李有兵 ;
刘淼 .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21 (08) :72-76
[4]   作物秸秆还田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J].
季陆鹰 ;
葛胜 ;
郭静 ;
杨武广 ;
朱伟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06) :342-344
[5]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J].
聂胜委 ;
黄绍敏 ;
张水清 ;
郭斗斗 ;
张巧萍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6) :1037-1043
[6]   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J].
介晓磊 ;
杨先明 ;
刘世亮 ;
化党领 ;
刘芳 ;
黄绍敏 .
华北农学报, 2011, (03) :157-163
[7]   麦秸全量还田下水稻氮素运筹对稻米蛋白质及淀粉粘滞性的影响 [J].
杨美英 ;
刘建 ;
魏亚凤 ;
李波 .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2) :4-7
[8]   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汪军 ;
王德建 ;
张刚 ;
王灿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5) :40-44+62
[9]   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特点及对土壤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J].
南雄雄 ;
田霄鸿 ;
张琳 ;
游东海 ;
吴玉红 ;
曹玉贤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626-633
[10]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张静 ;
温晓霞 ;
廖允成 ;
刘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6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