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熊丽 [1 ]
陆琳 [2 ]
罗超 [1 ]
程天印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危害; 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黄曲霉毒素(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AF不仅直接危害动物机体的健康,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国的重视,其检测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已有HPLC法、TLC法、ELISA法、SFB等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就AF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0+42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
    周元军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5) : 913 - 914
  • [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和防治
    冯建蕾
    [J]. 中国畜牧兽医, 2005, (12) : 69 - 71
  •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光度法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比较
    张雪辉
    陈建民
    [J]. 药学学报, 2004, (12) : 997 - 1000
  • [4]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刘作新
    高军侠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 223 - 226
  • [5] ELISA法和HPLC法检测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比较研究
    蔡正森
    钟文辉
    张东升
    赵春城
    龚燕
    蔡建荣
    赵晓联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 (03) : 302 - 304
  • [6] 免疫亲和柱法测定果仁中黄曲霉毒素
    林海丹
    林峰
    [J]. 检验检疫科学, 2002, (01) : 24 - 25
  • [7]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ost-column derivatisation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for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M 1 in milk and cheese[J] . Anna Chiara Manetta,Lorella Di Giuseppe,Melania Giammarco,Isa Fusaro,Anselmo Simonella,Alessandro Gramenzi,Andrea Formigoni.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2005 (1)
  • [8]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B1, B2, G1 and G2 in spices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column clean-up[J] . Hiroshi Akiyama,Yukihiro Goda,Toshitsugu Tanaka,Masatake Toyod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