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被引:14
作者
苏桃 [1 ]
陆兔林 [1 ]
毛春芹 [2 ]
李林 [2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研究; 药物评价; 临床应用;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1.07.007
中图分类号
R2-03 [中医现代化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摘要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的应用跨越了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况,概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药品种资源、药理毒理及临床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Metabonomics analysis of the urine of rat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based on NMR techniqu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 22
[2]   气虚血瘀证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 [J].
李林 ;
王建农 ;
任建勋 ;
向俊锋 ;
唐亚林 ;
刘建勋 ;
韩丁 .
科学通报, 2007, (15) :1758-1762
[3]   中药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Ⅰ):雷公藤甲素的肾脏毒性 [J].
李建新 ;
华嘉 ;
何翠翠 .
亚太传统医药, 2007, (07) :41-45
[4]   方剂代谢物组学新假说 [J].
唐文富 ;
陈光远 ;
黄熙 .
中草药, 2007, (06) :801-803
[5]   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J].
罗和古 ;
丁杰 ;
岳广欣 ;
陈家旭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3) :307-313
[6]   CCL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代谢组学及茵陈蒿汤的干预作用研究 [J].
王喜军 ;
孙文军 ;
孙晖 ;
吕海涛 ;
邹迪新 ;
吴泽明 ;
王萍 ;
刘莲 ;
吴修红 .
世界科学技术, 2006, (06) :101-106
[7]   关木通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J].
赵剑宇 ;
颜贤忠 ;
彭双清 .
中草药, 2006, (05) :725-730
[8]   钩藤多动合剂的药效作用及用代谢物组学方法研究其生化机制 [J].
黄玉荣 ;
魏广力 ;
龙红 ;
肖淑华 ;
王淑芳 ;
刘昌孝 .
中草药, 2005, (03) :398-402
[9]   腎虚病人尿中17-羥类固醇排泄量改变的覌察 [J].
顾天爵 ;
張丽丽 ;
沈自尹 ;
李亮 ;
钟学礼 .
中华内科杂志, 1964, 12 (04) :307-309
[10]   Beyond blood sugar: the potential of NMR-based metabonomics for type 2 human diabetes, and the horse as a possible model [J].
Hodavance, Michael S. ;
Ralston, Sarah L. ;
Pelczer, Istvan .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07, 387 (02) :5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