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本位论、权利本位论和环境公共利益——以乌托邦现实主义为视角

被引:40
作者
王小钢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义务本位; 权利本位; 环境公共利益; 环境权利; 乌托邦现实主义;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当下环境法学的"义务本位论"和"权利本位论"分别体现了政府和公民的"单方面愿景",而这两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环境公共利益。在乌托邦现实主义视角中,环境公共利益既是一种来源于社会事实的"共同愿景",也是一种立基于哲学反思的共同善。环境法是维护和增进环境公共利益的法律部门。以环境公共利益为内容的环境权利涵盖个体权利和集体权利两种形态。环境义务来源于、服务于并且从属于环境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荀子的初始状态理论 [J].
赵汀阳 .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05) :9-11
[2]   环境法的权利本位论 [J].
张一粟 .
东南学术, 2007, (03) :129-135
[3]   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 [J].
徐祥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125-138+208
[4]   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 [J].
徐祥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26-29
[5]   荀子的“分”与环境法的本位 [J].
徐祥民 .
当代法学, 2002, (12) :149-151
[6]   试论环境法的本位 [J].
范连星 .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1) :11-13
[7]   论环境法的本质特征 [J].
李艳芳 .
法学家, 1999, (05) :67-74
[8]   论环境法的本质 [J].
吕忠梅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6) :17-21
[9]   权利本位说 [J].
郑成良 .
政治与法律, 1989, (04) :2-5
[10]   论法及环境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J].
蔡守秋 .
法学评论, 1987, (02)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