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下丘脑弓状核能改变中缝背核和蓝斑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

被引:1
作者
茅建人
殷伟平
印其章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关键词
电针; ARC; 神经元; 神经组织; 反应; 中缝背核; 下丘脑; 间脑; 蓝斑; 弓状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以往的研究工作表明,刺激下丘脑弓状核(ARC)增强针刺镇痛效应,损毁ARC则减弱针刺镇痛效应,但ARC参与针刺镇痛的机制未明。已知中缝背核(DR)和蓝斑(LC)在针刺镇痛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刺激ARC和电针又都能影响DR和LC神经元的活动。考虑到ARC内的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发出纤维直接投射到DR和LC,因此我们设想,刺激ARC增强针刺镇痛的效应有可能是通过ARC对DR和LC神经元电针反应的调制而实现的,并可能与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有关。本实验以DR和LC神经元的电针反应为指标,观察到刺激ARC能明显改变DR和LC神经元的电针反应,并且纳洛酮可以翻转刺激ARC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67 / 8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纳洛酮翻转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中缝背核单位活动的影响 [J].
陈向阳 ;
顾沨 ;
郭试瑜 ;
殷伟平 ;
印其章 .
生理学报, 1984, (06) :589-594
[2]   纳洛酮对刺激下丘脑弓状核镇痛效应的影响 [J].
顾沨 ;
郭试瑜 ;
龚珊 ;
殷伟平 ;
印其章 ;
张德琇 ;
王孝媛 ;
顾萱娣 ;
王刚 ;
张建伟 .
科学通报, 1984, (19) :1207-1209
[3]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抑制蓝斑神经元放电的机制及其在电针效应中的作用 [J].
高远生 ;
顾蕴辉 .
生理学报, 1983, (02) :163-171
[4]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区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 [J].
郭试瑜 ;
殷伟平 ;
张惠琴 ;
印其章 .
生理学报, 1982, (01) :71-77
[5]   中缝背核和蓝斑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 [J].
俞光弟 ;
刘世堉 ;
顾沨 ;
邸石 ;
殷伟平 ;
印其章 .
针刺研究, 1981, (04) :259-264
[6]   注射6-羟多巴胺于中缝背核后对针刺镇痛和单胺能神经元荧光组织化学反应的影响 [J].
董新文 ;
蒋芝华 ;
付赉文 .
生理学报, 1979, (03) :273-282
[7]   脑室内注射5、6-双羟色胺对针刺镇痛作用影响的功能和荧光组织化学研究 [J].
易庆成 ;
吴时祥 ;
俞月桂 ;
汪范生 ;
季新泉 ;
赵丹丹 ;
邹冈 .
科学通报, 1977, (01)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