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H、O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31
作者
李永胜 [1 ,2 ]
吕志成 [2 ]
严光生 [2 ]
甄世民 [1 ]
杜泽忠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流体来源; 成矿系统;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其产出的环境和形成机理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关注。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S、Pb、H和O同位素分析,并从成矿系统中"源"的角度对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围岩和矿石中δ34S值变化于-4.9‰~0.5‰,在硫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成矿热液δ34SΣS在0值附近,与矿区内斑岩体的δ34S组成(-0.2‰~-0.7‰)十分接近。表明了矿石中硫的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岩浆。矿石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明显分为两组:第一组样品富放射性成因铅,其206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8.603~18.752,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610~15.686,208 Pb/204 Pb变化范围为38.910~39.135;第二组样品具有低放射性成因铅特征,其206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8.130~18.270,207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5.470~15.480,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140~38.850。各同位素比值相对稳定,变化范围较小。将含矿斑岩的岩石铅与矿石铅进行综合投图,两种类型的铅并非单阶段正常铅,而是混合铅,有放射性成因铅的加入。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或在演化过程中有不同源区物质的混入。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氢同位素的来源主要为深部的花岗岩体,而氧同位素由于后期大气降水增多、水/岩比值升高,导致含矿石英脉中δ18 OH2O降低。因此推断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以深源流体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演化,大气降水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夕卡岩特征及成因意义 [J].
姚晓峰 ;
王友 ;
畅哲生 ;
郑文宝 ;
应立娟 ;
邓世林 ;
唐晓倩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 (06) :662-670
[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J].
王焕 ;
王立强 ;
应立娟 ;
郑文宝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305-317
[3]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李永胜 ;
赵财胜 ;
吕志成 ;
严光生 ;
甄世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1) :122-136
[4]   西藏冈底斯-念靑唐古拉成矿带典型矿床硫化物Pb同位素特征——对成矿元素组合分带性的指示 [J].
程文斌 ;
顾雪祥 ;
唐菊兴 ;
王立强 ;
吕鹏瑞 ;
钟康惠 ;
刘晓吉 ;
高一鸣 .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3350-3362
[5]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J].
郑文宝 ;
陈毓川 ;
宋鑫 ;
唐菊兴 ;
应立娟 ;
黎枫佶 ;
唐晓倩 .
矿床地质, 2010, 29 (05) :775-784
[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J].
唐菊兴 ;
王登红 ;
汪雄武 ;
钟康惠 ;
应立娟 ;
郑文宝 ;
黎枫佶 ;
郭娜 ;
秦志鹏 ;
姚晓峰 ;
李磊 ;
王友 ;
唐晓倩 .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495-506
[7]   Sedex型矿床与VMS型矿床对比研究 [J].
王玉奇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 23 (03) :259-262
[8]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J].
应立娟 ;
唐菊兴 ;
王登红 ;
畅哲生 ;
屈文俊 ;
郑文宝 .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265-268
[9]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马多金属矿床几组年龄数据的比较与成因研究 [J].
李胜荣 ;
袁万明 ;
屈文俊 ;
邓军 ;
侯增谦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511-518
[10]   甲马铜多金属矿床层控矽卡岩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J].
姚鹏 ;
顾雪祥 ;
李金高 ;
范文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8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