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格局
被引:11
作者:
王旭
[1
]
尹光彩
[2
]
周国逸
[3
]
孙阁
[3
]
唐旭利
[3
]
王春林
[3
]
闫俊华
[3
]
机构:
[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来源:
关键词:
南亚热带;
针阔混交林;
光合有效辐射;
时空格局;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7.02.004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生产的重要生态因子,对其时空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因子变化和光合行为.该文分析了2003年鼎湖山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PAR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PAR在进入冠层内部的过程中,其强度不断减弱,变异系数(CV)则不断增大;各层次PAR月总量的年变化均呈单峰形,并分别于7月和3月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雨季和旱季,各层次PAR的日均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冠层上方(PAR1)和乔木第1亚层(PAR2)呈规则的单峰曲线,而乔木第3亚层(PAR3)和灌木及草本层(PAR4)则为不规则的单峰曲线;旱季各层次PAR的平均值为雨季的68.99%71.48%;旱季各层次PAR日通量的CV非常接近,而雨季PAR3和PAR4的CV则明显增加.全年PAR1、PAR2、PAR3和PAR4总量分别为1 842.271、374.37、471.38和288.39 MJ/m2,各占下行短波辐射(RSd)的40.07%、29.89%、10.25%和6.27%.全年PAR2、PAR3和PAR4的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74.6%2、3.6%和15.7%.在日尺度和月尺度上PAR1与RSd均呈极显著直线相关,而RSd的系数远小于通常的范围(0.44~0.50).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