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柱高度主控因素及定量计算

被引:12
作者
宁方兴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油柱高度; 主控因素; 成藏动力; 定量计算;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3.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部署地层圈闭探井存在很大风险,为了提高该类探井的预测水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计算了济阳坳陷69个区块地层油气藏的成藏动力,分析了净浮力分力小于毛细管压力的地层油气藏的成因,确定了这类油气藏油柱高度的主控因素是流体运移原始动力、输导层倾角、圈源距离、重力、毛细管压力。并应用SPSS软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得到了油柱高度的拟合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的油柱高度与实际油柱高度的误差小于15%,表明所建立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初步实现了对地层油气藏钻前的定量预测,从而降低了勘探风险,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111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济阳坳陷地层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J].
熊伟 ;
闵伟 ;
尚冰 ;
石红霞 ;
贾容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219-226
[2]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式——以济阳坳陷为例 [J].
卓勤功 ;
向立宏 ;
银燕 ;
宁方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7-10+14+103
[3]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J].
卓勤功 ;
蒋有录 ;
隋风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20-629
[4]  
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气运移动力与方式探讨[J]. 卓勤功,隋风贵,银燕,向立宏,宋振修.油气地球物理. 2006(04)
[5]  
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气运移动力与方式探讨[J]. 卓勤功,隋风贵,银燕,向立宏,宋振修.油气地球物理. 2006 (04)
[6]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含油性定量评价预测 [J].
李小梅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3) :46-49+106
[7]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 [J].
卓勤功 ;
银燕 ;
向立宏 ;
程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51-54+58+108
[8]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成烃机理和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J].
卓勤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5, (02) :169-172
[9]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J].
隋风贵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7-21+137
[10]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油气二次运移动力分析 [J].
陈宪和 ;
刘启东 ;
杨小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76-7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