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工程菌超声波破碎条件研究

被引:9
作者
石荣莲
汪立平
刘玉佩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重组大肠杆菌; 超声波破碎;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10.21.001
中图分类号
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褐藻胶裂解酶是制备褐藻胶寡糖的重要工具酶,利用工程菌进行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是提高酶活的主要途径之一。工程酶位于胞内,需采取有效破碎手段获取。对重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工程菌E.coli TOP10采用超声波破碎,分析了超声波破碎强度、总工作时间、NaCl浓度对菌体破碎程度及酶活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重组大肠杆菌的最佳破碎条件为:菌液浓度40 mg/mL,菌液体积50 mL,超声波工作时间4 s,间歇时间8 s,超声波破碎强度50%,总工作时间6min,NaCl浓度为0.15 mol/L。在该条件下获得褐藻胶裂解酶粗酶液的酶活为21 U/mL。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104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褐藻胶裂解酶在制备海洋寡糖中的应用 [J].
刘翼翔 ;
吴永沛 .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06) :220-222
[2]   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J].
张书利 ;
管斌 ;
邱向锋 ;
董书阁 ;
熊三玉 .
现代食品科技, 2006, (03) :24-27
[3]   超声波细胞破碎法检测嗜酸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活力的研究 [J].
赵瑞香 ;
王大红 ;
牛生洋 ;
苏娟 .
食品科学, 2006, (01) :47-50
[4]   一种海洋弧菌(Vibrio sp.WYA)褐藻胶裂合酶降解特性研究 [J].
张真庆 ;
于广利 ;
赵峡 ;
王远红 ;
吕志华 ;
管华诗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01) :71-74
[5]   酶解-超声法破碎大肠杆菌提纯包含体 [J].
刘红 ;
潘红春 ;
蔡绍皙 ;
李玉林 ;
杨红涛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0) :75-78
[6]   超声破碎重组大肠杆菌释放包含体的过程研究 [J].
吴蕾 ;
雷鸣 ;
洪建辉 ;
甘一如 .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2, (06) :422-425
[7]  
发酵工程实验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出版中心 , 陈坚, 2003
[8]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其应用[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赵永芳 编, 1994
[9]   The stability of enzymes after sonication [J].
Özbek, B ;
Ülgen, KÖ .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0, 35 (09) :1037-1043